-
1 # 老狐狸愛旅遊
-
2 # 妞妞媽
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並表達你這樣做的原因,處處為他考慮,時時溝通,讓他明白在你心裡的位置,從而體驗到父母的愛,但愛孩子可以,不能把愛變成溺愛
-
3 # 陳忻兒童心理
無條件的愛,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我發現對絕大多數父母來說,很難。他們常常會來問我,無條件的愛和溺愛,度在哪裡?
無條件的愛,就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愛你,就是因為你是你,你不是別人,不是因為你的成績,你的表現來決定愛不愛你。
父母的誤區在哪裡呢?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情不自禁和孩子一起慶祝,表達自己的欣喜,給孩子買東西等等。這個可以理解。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比方說,孩子比賽輸了,孩子很難過,很多父母也很難過,不管他們處於什麼目的難過(孩子輸了自己沒面子,孩子輸了說明孩子水平差,或者孩子輸了,孩子難過,我不知道怎麼安慰她,我也很難過),各種理由都有。父母也陪著一起難過,而且不知道從語言上,或者行動上去安慰孩子,支援孩子。這樣,孩子的印象就是,我表現好了,父母是“愛”我的,我表現不好的時候,感受不到“愛”,這樣,孩子會認為,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要看孩子的成績來決定。
另一種表現,很多人說,我要表達無條件的愛,孩子錯了我也說孩子我愛你。於是,很多父母在認為孩子有錯的時候,都會說,媽媽愛你,但是,你做的這件事情不對等等。如果這樣,孩子還是會把父母的愛和自己的行為掛鉤,又成了有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就是生活裡,孩子沒有特別好也沒有特別不好的時候,平淡的時時刻刻,你用你的語言,神情,身體語言,去表達“我愛你”,這樣的表達,不和任何行為,任何結果掛鉤,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無條件的愛。
-
4 # 1984到2020
長大了,自己有了孩子,在養育孩子的時候體會的特別深刻了。
不管自己多少歲,只要父母還在,自己就還是孩子呀。
等到沒有了父母,不管多少歲,自己都不能是孩子了。
為什麼?因為有來自父母的愛。
回覆列表
家長必須掌握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發火,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孩子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只需要耐心的引導,並且用合適的方式,孩子都不會走上“邪路”
我們作為家長無非就是擔心孩子成不了才,行為規範不符合社會標準,所以才會用“我都是為了你好”來要求孩子
但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止會從家長身上學習,也會在朋友、老師身上學習,所以家長只要在關鍵節點之前進行提醒就ok。
最後就是客服自己的焦慮,不要傳遞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