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究竟哪一種最好吃呢?
經常有一些挑著擔子,在當地都叫做挑子,兩邊都是不大的木桶。木桶上面有蓋子,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是三角錢一碗,後來九十年代初,漲到了5角一碗。給錢以後,老闆就會把木桶的蓋子翻開,不錯,是翻蓋的,裡面一般都裝著滿滿當當的豆腐花,估計那個年代捨得消費在小吃上的家庭也就是工人家庭和幹部家庭。所以感覺生意也不見得有多好。
很小很小的時候愛吃甜的,直到後來有一次,品嚐到麻辣口味的豆腐花以後,就再也放不下了。那麻辣香甜的滋味,還有脆嫩的大頭菜粒,香脆的花生和黃豆,混合著麻辣鮮香的味道,無疑不是在挑逗味蕾。當吃完以後滿頭大汗的暢快淋漓,嘴唇殘留著花椒和紅油的麻酥酥的感覺,還有點回甜,就像觸電一般,回味無窮。
畢業以後,小吃貨來到了深圳打工,在電子廠裡認識了廣東媳婦,到了晚上下班以後,沒事就會去夜市上一飽口福。遺憾的是深圳這邊並沒有麻辣口味的豆腐花,於是便漸漸的開始接受了放著白糖或者紅糖水的豆腐花。
現在吃著甜滋滋的豆腐花,感覺甜甜蜜蜜,口感也是十分的好。
放了白糖的豆腐花,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傳承,它代表著南方的小吃獨特的口味。
麻辣的豆腐花是四川人獨有的風味,代表一種地域,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一想起麻辣口味的豆腐花,就忍不住口水直流。
不論大家口味如何,南北的風格如何,小吃貨還是喜歡這種麻辣痛快的口味,我只能說:我喜歡吃麻辣口味的豆腐花!
那麼究竟哪一種最好吃呢?
小吃貨是土生土長的80後四川人,小的時候八十年代的四川,剛剛改革開放,街上有了不少做小生意的,那時候這批人應該算是第一批創業者吧,估計現在都發了。經常有一些挑著擔子,在當地都叫做挑子,兩邊都是不大的木桶。木桶上面有蓋子,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是三角錢一碗,後來九十年代初,漲到了5角一碗。給錢以後,老闆就會把木桶的蓋子翻開,不錯,是翻蓋的,裡面一般都裝著滿滿當當的豆腐花,估計那個年代捨得消費在小吃上的家庭也就是工人家庭和幹部家庭。所以感覺生意也不見得有多好。
老闆會拿一個很薄的勺子,一片一片的把豆腐花鏟到白瓷碗裡,然後就會問:吃甜的還是麻辣的?很小很小的時候愛吃甜的,直到後來有一次,品嚐到麻辣口味的豆腐花以後,就再也放不下了。那麻辣香甜的滋味,還有脆嫩的大頭菜粒,香脆的花生和黃豆,混合著麻辣鮮香的味道,無疑不是在挑逗味蕾。當吃完以後滿頭大汗的暢快淋漓,嘴唇殘留著花椒和紅油的麻酥酥的感覺,還有點回甜,就像觸電一般,回味無窮。
畢業以後,小吃貨來到了深圳打工,在電子廠裡認識了廣東媳婦,到了晚上下班以後,沒事就會去夜市上一飽口福。遺憾的是深圳這邊並沒有麻辣口味的豆腐花,於是便漸漸的開始接受了放著白糖或者紅糖水的豆腐花。
現在吃著甜滋滋的豆腐花,感覺甜甜蜜蜜,口感也是十分的好。
放了白糖的豆腐花,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傳承,它代表著南方的小吃獨特的口味。
麻辣的豆腐花是四川人獨有的風味,代表一種地域,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一想起麻辣口味的豆腐花,就忍不住口水直流。
不論大家口味如何,南北的風格如何,小吃貨還是喜歡這種麻辣痛快的口味,我只能說:我喜歡吃麻辣口味的豆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