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粟光華

    幫與不幫,這是個問題

    理解與否,實質就是立場不同,說明你們的立場不一致。在說我的看法前,先說一個幾年前的經歷:

    那是在從一個村莊考察回來的路上。路中間倒了一輛摩托車,摩托車旁邊躺著一個老人家。停下車後,老闆說,下車問問有什麼能幫的。問了一下,老人家騎車摔跤了,離家還有將近二十公里山路,電話摔壞了。老闆幫老人家撥打了他家人電話,老闆又問,需要送到前面的鎮子上的醫院嗎?老人家說不需要了,幫他把車推到路邊,在路邊休息等他家人就好。老闆這時就叫了圍觀的人群一起幫忙處理了。走了之後,老闆說不幫怪可憐的,幫吧可能惹一身麻煩,關鍵是也沒能力幫什麼,頂多就順路送到鎮上醫院。

    這個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我想問,你對幫忙的人怎麼看,對圍觀的人怎麼看?

    成本問題

    任何行為都有成本,情感成本、經濟成本、時間成本、關係成本、名譽成本等等,幫還是不幫,很多時候要看成本。付出在可接受範圍,才有幫的可能。如有人需要一個腎臟,你會無緣無故地捐獻自己的腎臟嗎?這成本可是非常高的。

    效益問題

    付出了成本,當然要考慮效益,也就是值不值得的問題。一個陌生需要你捐獻腎臟,你可能接受不了,但如果是親人呢,能接受嗎?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接受,各有各的側重。這就是一個值不值得的問題。

    幫理還是幫親?

    立場不同,道理自然不同。立場因利益牽扯、情感紐帶聯絡在一起,因對利益的認識觀念不同而有區分。所以,無論幫理還是幫親,其實都是在維護自己的立場。你們立場不一樣,所以你們看重的價值不一樣,所以理解不同。

    能不能幫,幫什麼?

    經歷過生活磨難的長輩們,對生活的理解與滿腔熱血的年輕一輩不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看法不同。比如,老人摔倒,年輕人也許會心腸一熱就幫忙去扶了。但生活教會我們,熱心腸的外面,要先加上一層防護,熱心腸的背後,要墊上一層厚實來抵擋可能而來的災難,才能讓這熱心腸表露於外。

    幫與不幫,怎麼幫,幫到什麼程度,對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是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 2 # 無聊愛你們

    因為家裡看透你了,太不爭氣了,能不能爭口氣給他們證明一下,不要用想著家裡贊助支援,讓家裡相信你,就要乾點事情證明給他們看,看看你是否有實力,有進步,你不用說他們自然會幫助你!父母,家裡人,也是不容易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審二審都敗訴了,下一步該如何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