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識途馬37
-
2 # 千色女人
“跟什麼人結婚,幾乎是選擇了什麼方式度過餘生。”這句話給我的感覺是揶揄調侃帶貶意的多,好象是有一種無奈的意思在裡面,把這個度過餘生的方式決定權給了這個“什麼人”。
其實,我想說,能走到結婚的地步,正常的狀態是彼此能讓對方舒服愉悅,能包容對方的優缺點生活方式等等;這是兩個人相互的問題,不單是隻有“什麼人”單方面的事情;
再就是在戀愛期間彼此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對方,結婚後在現實的家庭處理茶米油鹽生活瑣節面前,脾氣個性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最真實的暴露無遺,如果彼此能忍讓認可,皆大歡喜,餘生就是你了,餘生的生活方式也是跟你走了;如果任意一方不能包容認可,意見方法方式總是不能在一個頻道上,又找不到一箇中和的辦法,那麼,時間長了,還能愉快地一起生活嗎?想必是難了。最終的結果是分手,重新開始選擇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繼續就這樣過完餘生;
常聽到有人說,他(她)其實真的是一個好人,那時候也對我很好,只是結婚後好多事情我們三觀不同,沒辦法接受對方的觀點和一些行為,只能分手,給自己重新新的生活。
穎和軍戀愛7年,甜甜蜜蜜,如膠似漆,高高興興結婚了,一年後兩人分手。穎是獨生女,家裡親戚朋友不多,平時也少來往;軍家庭裡兄弟姊妹多,親戚也多,總是人情往來沒完沒了。沒結婚的時候,這些都接觸不到,是公公婆婆在處理。結婚後,這些事情都要穎和軍來單獨處理了,穎覺得這些不必要的,每天都有那麼多的事,還要天天記掛著這些雞毛蒜皮的,無非就是給個紅包你再還個紅包,誰給大一點小一點稍有不甚又有意見,說給誰大誰少,整天回家就聽到公公婆婆在叨叨這些,還時不時灌輸給軍,軍也認同。穎發現自己有意無意中總是心裡煩燥,不想回家。下了班總是要在外面發呆到差不多時間才回去。日子久了,身心疲憊,經常直接回孃家住了。
當然,如果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或者賭氣結婚啥的,湊合忍讓,那當然就取決於這個“什麼人”了。這是另當別論;
對於這個話題,說認同它,是因為不同的人對生活的態度不同,把自己的餘生決定權放棄了,那麼當然,跟什麼人結婚就選擇了這個人的方式跟他(她)過完下輩子;說不認同它,是我覺得餘生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上,而不在“什麼人”手上。僅此而已。
回覆列表
惜有孟母擇鄰處。現在有,你改變不了的,你就要學會適應。還有,近朱者赤,盡墨者黑。近愚者鈍,近貧者困。
看到夫妻模樣相近,就說:你們倆真有夫妻相。就是因為夫妻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比如,如膠似漆,耳鬢絲磨。形影不離,相濡已沫。飲食起居,做息時間。為人待物,處事方式。等等!
夫妻經過長時間的磨合適應。慢慢的倆個人的,各種習慣性動作,肢體語言,相似程度。就非常相近了。(這裡指的是,那種鴛鴦夫妻。只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