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卡尼嘚啵嘚啵
-
2 # 武漢康健IVF
記得我們小時候,從過年前激動到過年後,炸圓子、做米果子、貼對聯、看春晚、穿新衣、領紅包、拜年、走親戚,吃遍了好東西,是一段很幸福的時光……
現在雖然年味淡了,或者有孩子了籌備過年壓力大,但是這個儀式感還是應該有的,畢竟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也有義務給孩子們一段“過年好”的曾經。
這也是中華民俗的傳承吧,如果斷了,咱們可就成歷史的罪人了,o(* ̄︶ ̄*)o
謝謝邀請。首先我認為生活中是需要儀式感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極大滿足,同時通訊科技,網際網路等方面的發展帶來精神生活的多樣選擇,但隨之而來的是對於生活缺少滿足感,缺少驚喜,缺少期待,另外人人的距離拉遠了,帶來了更多的孤獨和寂寞。經常會聽到抱怨“沒意思“,如果給生活多設定一些儀式感,我們會更幸福。其次說到有孩子應不應該正式過年的儀式感。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過年不是吃吃喝喝,勞民傷財。過年就是親情聚合,家鄉思念的儀式。忙碌一年的人在過年的時候就可以陪陪父母,辛勤的父母在過年的時候就會期盼團圓,這也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應該繼續保持,引導我們下一代不斷的重視家庭,親情,重視團聚。雖然過年身體很累,這只是方式的問題。現在很多人吐槽過年的種種,其實是心態的問題。我們的孩子需要繼承過年的儀式,這是中華文化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