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卦小歷史

    在現代社會,人們習慣稱自己的妻子為老婆。現代社會提倡男女平等,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在上級或下屬或平輩面前均以第一人稱來交流。而在古代推崇的主要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尤其在皇宮中體現出來的這種身份之間的階級性更加突出。那麼,談到丞相夫人在皇帝面前如何自稱這一問題,有資料記載,大臣夫人面聖,在兩漢之後自稱“臣妾”。雖然丞相地位隨著朝代的變遷其具體名稱各種各樣,有太宰、冢宰、相、相國、丞相、大司徒、尚書令、中書令、中書舍人、尚書僕射等等,但這都充當的是丞相官職功能,其擁有的權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一般情況下,皇帝幾乎很少會召見大臣的夫人。一方面大臣不希望自己的妻子私下見皇帝,而且皇帝召見大臣的妻子是不合“禮法”的。古訓有“女主內、男主外”,貴族女性之間可以互相交往,但與“外男”交往則是大忌。

    另一方面,皇帝見大臣的妻子,對皇帝、大臣的妻子、大臣的家族名譽都會有不好的影響。除非見面是在公共場合或者雙方年齡差別很大。

    如果召見,丞相夫人面見皇帝時通常自稱“臣妾”或“臣婦”,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

    而“臣妾”一詞,古稱地位低賤者。《尚書傳》記載:“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禮注》:“臣妾,男女貧賤之稱。”《戰國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注云“男為人臣,女為妾”,所以“臣妾”也指臣服者、被統治者。如《史記·吳太伯世家》和《伍子胥列傳》有“請委國為臣妾”、“求委國為臣妾”語,《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有“以萬民為臣妾”語,《谷永杜鄴傳》有“方今四夷賓服,皆為臣妾”語,《後漢書·皇后紀》有“天下臣妾,鹹為怨痛”語,《南匈奴列傳》有“日月所照,皆為臣妾”語。

  • 2 # 春藍花開

    古時候主要階層大致是“君”“臣”“民”,“君”自然就是獨一無二的皇帝;“臣”,則是指有官職在身的人或者原有官職現致仕(就是退休)的人,注意,是官職,是九品制九品之內的,吏,是排除在外的;“民”,就是指農工商從業者了,那些吏也算在民內。只有“臣”這個階層的人面見君主,才可以稱“臣”,例如“臣惶恐”、“罪臣該死”、“臣遵旨”……等等

    所以“臣妾”的意思不是“臣子的妻妾”,而是“作為臣子的妾身”的意思。

    而且“臣妾”也不是隨便用的,皇帝的后妃,登記在冊,都是有品級的,什麼“貴妃”、“嬪妃”、“才人”……等等,都是官階等級,所以,她們可以稱呼自己為“臣妾”,因為她們有品級,是“臣”。唐宋時期的貴妃僅次於皇后,爵位正一品,皇后自然是超品,但也歸皇帝管,所以也要稱“臣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男友家要拆遷,幾百萬而且她是獨子,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