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山遁水一直是中國歷史上文人居士晚年嚮往的一種具有恆久魅力的文化行為,香山九老的形成記錄了這種悠閒自得的生活方式,也給自然山水風光打上了濃厚的人文印記。相傳唐武宗會昌五年(845),白居易邀胡杲、吉玫、劉貞、鄭據、盧貞、張渾、李元爽、禪僧如滿八位70歲以上友人於洛陽龍門香山寺相會結成“九老會”,飲酒賦詩,歌舞彈唱,併為每人寫真畫像。此舉彰顯詩人尊老敬老之情,對後世影響極大,被稱為“香山九老”,亦稱“洛中九老”“會昌九老”。在九老中,白居易最小,在香山立會那年74歲,而最長者李元爽136歲。有關香山九老的題材,從唐開始就非常興盛,在瓷器、畫卷、雕件上都多有體現,使得這種具有歷史典故的題材能夠較好地繼承下來。
廣西博物館藏清乾隆粉彩山水人物圖螭耳大瓶(左圖1),就是其中一件代表器物。此器體型碩大,高71.8、口徑20.5、底徑23.3釐米。畫面中的九位老者面容慈祥,均為文人墨客姿態。有的在蒼松翠柏下下棋,有的在吟詩作畫,有的站在松柏下暢談,有的抱琴彈奏,有的對天仰望。每位老人身旁都伴有童僕,或端茶侍奉,或煮茶溫酒、備辦佳餚,或侍候筆墨,或聆聽長者論道。圖繪以石徑和松柏為主線,整體上看,瑞松搖曳,梅花綻放加以點綴,遠處瀑布飛流,仙霧繚繞,環境清幽淡遠,實為人間的“桃源仙境”。
拍賣市場上,香山九老題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數。如這件中國嘉德2012年3月份拍賣的明崇禎青花香山九老圖筆筒(左圖2)。筆筒高23.7釐米,直壁深腹,口徑寬廣,近底處削胎一週,形成雙層臺階狀底足,此為轉變期瓷器典型修足方法。胎體堅實,釉色柔和,底部無釉處可見白皙胎體,宛若嬰兒肌膚,通體紋飾以青花繪就,髮色淡雅清新,畫面以松柏、翠竹、祥雲、奇石為背景,描繪九位高士於林中文會雅集,其中四人圍坐於案前對弈觀棋,其餘五人閒坐於草地之上,或吹簫、或擊板,或撫琴、或彈唱,一派悠然自在之情,盡現於其中。林間桌前還有四童子彎眉笑目,斟酒持巾,從旁伴侍。從畫中人物數量及情景分析,本品所繪故事正是“香山九老圖”。該器當時的成交價格89.7萬元,價值斐然。在2017年北京翰海四季拍賣會上,一件清光緒淺絳彩香山九老瓷板(左圖3),也曾留下43.7萬元的成交資料。該瓷板畫面上,只見綠陰籠罩的崖壁一隅,九老面容和藹地聚在一起觀賞一幅八卦圖,言談交流間,盡顯暢快舒宜。
隱山遁水一直是中國歷史上文人居士晚年嚮往的一種具有恆久魅力的文化行為,香山九老的形成記錄了這種悠閒自得的生活方式,也給自然山水風光打上了濃厚的人文印記。相傳唐武宗會昌五年(845),白居易邀胡杲、吉玫、劉貞、鄭據、盧貞、張渾、李元爽、禪僧如滿八位70歲以上友人於洛陽龍門香山寺相會結成“九老會”,飲酒賦詩,歌舞彈唱,併為每人寫真畫像。此舉彰顯詩人尊老敬老之情,對後世影響極大,被稱為“香山九老”,亦稱“洛中九老”“會昌九老”。在九老中,白居易最小,在香山立會那年74歲,而最長者李元爽136歲。有關香山九老的題材,從唐開始就非常興盛,在瓷器、畫卷、雕件上都多有體現,使得這種具有歷史典故的題材能夠較好地繼承下來。
廣西博物館藏清乾隆粉彩山水人物圖螭耳大瓶(左圖1),就是其中一件代表器物。此器體型碩大,高71.8、口徑20.5、底徑23.3釐米。畫面中的九位老者面容慈祥,均為文人墨客姿態。有的在蒼松翠柏下下棋,有的在吟詩作畫,有的站在松柏下暢談,有的抱琴彈奏,有的對天仰望。每位老人身旁都伴有童僕,或端茶侍奉,或煮茶溫酒、備辦佳餚,或侍候筆墨,或聆聽長者論道。圖繪以石徑和松柏為主線,整體上看,瑞松搖曳,梅花綻放加以點綴,遠處瀑布飛流,仙霧繚繞,環境清幽淡遠,實為人間的“桃源仙境”。
拍賣市場上,香山九老題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數。如這件中國嘉德2012年3月份拍賣的明崇禎青花香山九老圖筆筒(左圖2)。筆筒高23.7釐米,直壁深腹,口徑寬廣,近底處削胎一週,形成雙層臺階狀底足,此為轉變期瓷器典型修足方法。胎體堅實,釉色柔和,底部無釉處可見白皙胎體,宛若嬰兒肌膚,通體紋飾以青花繪就,髮色淡雅清新,畫面以松柏、翠竹、祥雲、奇石為背景,描繪九位高士於林中文會雅集,其中四人圍坐於案前對弈觀棋,其餘五人閒坐於草地之上,或吹簫、或擊板,或撫琴、或彈唱,一派悠然自在之情,盡現於其中。林間桌前還有四童子彎眉笑目,斟酒持巾,從旁伴侍。從畫中人物數量及情景分析,本品所繪故事正是“香山九老圖”。該器當時的成交價格89.7萬元,價值斐然。在2017年北京翰海四季拍賣會上,一件清光緒淺絳彩香山九老瓷板(左圖3),也曾留下43.7萬元的成交資料。該瓷板畫面上,只見綠陰籠罩的崖壁一隅,九老面容和藹地聚在一起觀賞一幅八卦圖,言談交流間,盡顯暢快舒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