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塔布周
-
2 # 國史春秋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一、呂雉並不是大齡青年,二、呂雉也不是嫁不出去的剩女。因為呂雉在嫁劉邦之前,沛縣縣令就到呂家提過親,後被呂公拒絕。而呂雉的母親在得知呂公要將女兒嫁給劉邦時,哭哭啼啼很不同意。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呂雉的出生,但呂公一家從齊地單父縣逃往楚地沛縣避難時,呂雉的年齡並不大,也就是正當婚嫁年齡,不然縣令不會前來提親。但是縣令究竟為誰提親,史書同樣沒有說明,我們可以推測:一、為自己,因為古代稍有權勢的人,娶三妻四妾很正常。二、為兒子,因為既然呂公和縣令故交,那麼兩個人的年齡應該相仿,而縣令的兒子與呂雉在年紀上正好般配。三、為別人,因為縣令有威望和身份,而且與呂公交好,完全有可能為別人保媒。
所以,從以上幾點可以說明,呂雉在嫁劉邦之前應該正值婚嫁年紀,而且相貌雖然不至於羞花閉月,但應該頗具姿色,要不然縣令不會向呂公提親。
另外,從呂雉的母親態度可以看出,她對劉邦並不滿意,因為當時劉邦已經年過四十。如果呂雉當時是大齡青年的話,母親肯定不會挑三揀四、橫加阻攔,因為她巴不得呂雉趕緊嫁人。
呂雉嫁給劉邦很富有喜劇色彩。
呂公到沛縣後,得到縣令熱情照顧,當地鄉紳聞訊紛紛前來與呂公結交。於是呂公宴請鄉紳名流,劉邦饞酒不請自來,當時主持人蕭何規定,賀一千錢者可到堂內雅座,不足者院中就座。劉邦分文沒有,高呼“賀錢萬”。呂公聞聽闊氣的財神登門,趕緊出來迎接,當看到兩手空空的劉邦,呂公並沒有生氣,而是很客氣的將劉邦讓進屋內,並請上座。
席間,呂公頻頻向劉邦使以眼色,劉邦會意。席畢,眾人離去,劉邦留下。呂公開門見山,說有一愛女,尚未婚配,欲嫁劉邦為妻。呂公的理由是,劉邦面相高貴,日後必成大器。劉邦春風十里,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
3 # 一隻熊貓壓海棠8899
這個事情真不好說,太遠了。太史公倒是說了,但是那是在大環境下寫的,他也沒法穿越到劉邦結婚的時間節點去問。
個人見解不要噴哈,劉邦這個人呢,四十歲了還沒有成家,跟老父老母住一起,哥哥們都嫌棄他,好吃懶做,成天和一幫混子到處惹事生非,但他有優點啊,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講義氣。尤其是做了鄉里的公檢法一把手後,那傢伙,和縣裡的公檢法二三把手都攀上了交情,以至於沛縣聞名,誰不知道劉三兒?呂公是外縣人,要在沛縣站住腳,怎麼辦?找混子頭啊,誰最強?劉三兒呀!正好呂公過壽,劉三兒直接打白條去祝壽,好傢伙,開口就是一萬錢!呂公當時就嚇壞了,心想這是誰啊!這麼豪氣沖天吶!出來一看劉三兒,嚯!老帥哥一枚,再加上平時聽到的有關劉三兒的一些傳言,這是潛力股啊!趕緊投資。不僅請劉三兒上座,還把家裡的狗不理也許配給他,最可氣的是,把小女兒許給了樊屠戶!
-
4 # 庸人0憂愁善感
這個在那個神話不是說明了,當時呂公舉辦相親會,但是來的都是沛縣有名的達官貴族,在宴會時,劉邦當時當著眾人面,談古論今,宴會其他人都在諷刺他。劉邦不為所動,這才使呂公對他刮目相看,把呂雉硬是嫁給了劉邦。但這也是呂雉心懷怨恨,在後面成為皇后時,禍亂朝政。
-
5 # laocao
魚找魚,蝦戀蝦,
烏龜找個鱉親家。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呂雉嫁給劉邦,是劉邦不得帝時,也算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吧。
但呂雉慧眼識珠,劉邦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後果稱帝,呂雉嫁給劉邦,也算修成正果,不負所望。
回覆列表
呂雉嫁劉邦,是下嫁還是另有隱情?呂公為了躲避仇家搬到沛縣,呂公跟縣令關係好,難道不能嫁給縣令嗎?這樣不就得到保護,女兒也攀得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