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乳酪繪館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曾經相信,只要我每天和女兒講道理,她遲早會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我錯了。例如,我曾經告訴我女兒早上空腹喝酸奶會傷害她的胃。我說得非常仔細,我的女兒聽得非常仔細,但幾天後她會變得和以前一樣。然後我會再跟她講道理,她會仔細聽,然後再聽一遍.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也適用於兒童教育。有些事情父母會說100遍,但實際上不如讓孩子吃一次有效。因此,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推理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教育方法。此外,以下兩種教育方法基本上是無用的:

    毆打兒童的教育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相信“把一個孝順的兒子放在棍子下”的育兒方法。這些父母認為與其花更多的精力和他們的孩子講道理,不如給他們一個更直接的打擊,這樣孩子們下次會害怕不敢這樣做。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毆打孩子只會讓他們害怕父母。然而,孩子們不會從心裡中認出他們的父母,他們也不知道他們錯在哪裡。此外,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孩子們仍然會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因此,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故意改變教育方法

    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為他們的孩子打情感牌。例如,一些母親可能會對她們的孩子說,“我在為誰努力工作?”這些單詞可能有用,並且可以使孩子變得明智和聰明。

    但這一切都只是表面現象,因為這些話會讓孩子心裡感到內疚,而這種內疚會成為一種壓力,會讓孩子努力學習,可能會壓垮孩子。生活中有許多這樣明智的孩子,最後他們因為一件小事犯了一個大錯誤,所以父母最好不要經常用這種方法教育他們的孩子。

    既然以上三種教育孩子的方法都不正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他們的孩子呢?

    在談論方法之前,父母需要了解一個心理學術語:禁果效應,這意味著禁果越多,得到禁果的人就越多。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孩子的教育,也就是說,父母越是用壓制的方法教育孩子,他們的孩子就會越叛逆。因此,根據這一原則,父母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式來教育他們的孩子:

    換位思維

    教育孩子不如阻擋,也就是說,當遇到問題時,父母應該總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孩子們不能做作業和匆忙哭泣。父母不應該只是說,“哭有什麼意義?努力學習。你在課堂上一定沒有認真聽講……”

    這是典型的父母思維。如果父母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你會發現孩子是對的。父母應該做的是理解孩子,讓孩子適當地發洩自己的情緒,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很有幫助。

    適當的指導

    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父母不僅應該理解他們的孩子,還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他們積極的指導,而這種指導更多的是行為指導。孔子曾經說過:“他是正直的,不服從命令,但他不是正直的,不服從命令”。因此,如果父母想讓他們的孩子做任何事情,他們必須樹立一個好榜樣。

    肯定孩子

    沒有人喜歡聽否定自己的話,尤其是孩子。父母每天都說孩子很笨,沒有學習材料,孩子真的能學好嗎?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學習是否會越來越差。事實上,信任是叛逆之心的天敵。如果父母想讓他們的孩子學得好,他們必須挖掘出孩子身上的亮點,並適當地鼓勵他們。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在積極的能量圈中健康成長。

  • 2 # Darrendong

    人具有動物的特性,動物的行為準則是八個字:逃避痛苦,追求快樂。孩子不學習,他覺得學習是痛苦的,而不是快樂的,他沒有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關鍵是我們家長要學習,如何能叫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這是我們家長要學習的,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家長也要不斷的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在這裡講一個故事,如果有一堂語文和一堂數學課,你讓孩子們去選擇,我想大部分孩子都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這叫兩害向權取其輕,如果有一堂體育和一堂電腦遊戲課,你讓孩子們去選擇,我想大部分孩子會選擇電腦遊戲課(尤其是男孩),這叫兩利向權取其重,由此可見,孩子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自己傷害小的。當我們大人在工作中有一個輕任務和一個重任務,需要去完成,但得到的回報是一樣的,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輕任務,我們成年人都會這樣,何況孩子呢?你說的是打還是講道理,明確的給你說,打的話,剛開始有效後面效果會越來越差,因為這是一個遞減效應,為什麼遞減效應,如何把學習和被打一共劃分成10分的話,剛開始打的話可能孩子會有10分的疼,學習是0分苦,孩子這時候會選擇學習,第二次,打的話可能就是9分疼,學習是1分苦,接下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當學習的苦大於捱打的苦的時候,這時候孩子可能會想,打就打吧,反正就挨一頓打,打完了,也就完了,我也不用去學習了。捱打和學習之間孩子會選擇一個對他痛苦輕的,說白了,就是打麻木了,打麻木了,孩子會覺得隨便吧。 所以一個孩子追求快樂是天經地義的。而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方式讓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孩子們變得痛苦不堪。所以,孩子們厭學是很正常的事。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應該讓孩子快樂的學習是非常正確的。

  • 3 # 皓媽課堂

    我的觀點是胡蘿蔔加大棒。

    1.現在的“熊孩子”都是認錯態度良好,轉頭在犯性的。誰不知道遊戲好玩,誰不知道學習累,只論講道理,孩子講的比我都熟。只是看到手機,電視,小朋友,所有道理都拋腦後了。

    2.無規律不成方圓。家長在孩子面前首先應該有權威的,要讓孩子明白我的話你要聽,對我你要尊重。嬉皮笑臉混過關是不可能的。對孩子立規矩,約法三章,有懲罰有獎勵。

    注意:立規矩要和孩子協商,犯錯要指明錯誤,實施事先說好的懲罰,答應的獎勵要兌現。

    懲罰不一定是打,蹲馬步,擦地,罰站,減少遊戲時間都可以。

    3.講道理不如舉例子。多帶孩子觀察人生百態,讓孩子走進社會。一次我和皓寶姥姥聊天,姥姥的一個朋友在高中附近開飲品店投資40萬,10個月回本。皓寶一算4萬一個月啊!不學習了,我長大開飲品店。我帶他去了姥姥朋友的店裡,老闆7點到店,準備材料,晚上11點關門(給晚自習學生送外賣),店裡兩個員工和老闆一天做了上千份果汁,除了吃飯幾分鐘全天無休息。回來皓寶主動說還是學習吧。

    4.家長要以身作則。人都有同理心,他寫作業很煩時你看小說樂呵呵,孩子什麼心情,家長要一起學。例如考資格證書,告訴孩子我們比賽,你期末考試媽媽考證書,看誰的成績好。

    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打罵也不是不停的說教,要結合孩子的特點教育,魔高一尺,我們能否道高一丈。路還長,願天下父母都能搞定自己的熊孩子。

  • 4 # 樹原國榮

    除了打和講道理還有更好的辦法!

    為什麼?

    1、打孩子跟他好好學習沒有直接關係,並且不具備普遍性,沒有幾個孩子因為被打進清華北大的。

    2、在孩子的潛意識裡他只願意接受情感而不願意接受道理,講道理是為影響他的思想,但不改變他的感覺和行為,永遠改變不了事實和結果。

    更好的辦法:

    1、孩子不願意被教導只願意被影響。父母情緒少,情感多。以自己學習給孩子樹榜樣,讓孩子感覺學習是快樂的事。

    2、控制孩子不是辦法,成長自己才有力量。孩子只有被尊重,有了自尊心才有上進心和羞恥心。

    3、孩子在快樂狀態下學習效率最好。改善親子關係,提升父母的影響力,被愛的孩子才有愛的迴流,才會激起他因感恩好好學習回報給父母。

    4、孩子需要提升的學習能力,來自於經驗的積累和疊加。不斷關注孩子學習過程中表現好的方面,積極給予正面確認,孩子自然會越來越好。

    教育的方法,數不勝數。愛孩子的初心不能辜負。符合人性和規律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孩子的問題是來讓父母覺醒的,提升父母的智慧,才能培養卓越的孩子。加油!

  • 5 # 初中數學瞿老師

    不對,打孩子恰恰表現出了作為父母的失敗和無能。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生是善良的,是討人喜歡的,是聽得懂道理的,為什麼會培育成需要棍棒才能講得通道理的樣子呢?父母應該從自身找問題,我們是否給與了足夠的耐心和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了呢?棍棒下出孝子是老一輩人的思想,也是不對的,很多父母,平時對孩子不管不顧,不問不教的,孩子只要做了錯事甚至是不討自己喜歡的事,就打罵孩子,管教孩子完全就是隨著自己性子來,自己開心了,對孩子是又疼有愛的,自己有時心煩了,就會把自己的情緒發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此時不聽話,做錯了事,那父母就會狠狠的打罵孩子,這就是現在好多父母的做法。

    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投入的事情,我們作為父母要從小給與孩子正確的指導,是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的。環境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對一個空白孩子的影響更是無窮的,因此孩子不學習不聽話正是沒有在一個正確的環境下養成的,這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父母的失職,我們要及時改正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態度,打罵孩子效果只是暫時的,不徹底的,一旦反彈,則不可收拾。

    2018年10月17日中國新聞網訊 據外媒報道,有一項研究表明,禁止打孩子的國家似 乎為兒童的成長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在禁止體罰的國家,青少年鬥毆,尤其是女性鬥毆事件較少發生。這份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來自加拿大、美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於2003至 2014年,在88個國家的學校進行了調查。 首先,研究人員對超過40萬名年齡在11歲到25歲的青年男女進行詢問,調查他們多久和別人發生一次肢體衝突。而後,研究團隊考慮在該國家是否實施了體罰禁令,且該禁令是僅 在學校實行,還是在家同樣適用。 研究表明,在一些實施完全體罰禁令的 國家,13歲的男女學生打架的頻率要遠遠低於沒有實施的國家,其中男生鬥毆率減少31%, 女生減少58%。

    總結:從這份研究結果來看,打罵孩子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不利的一面影響是終身的;打罵管教是暫時性,不正確的;我們作為父母,如果孩子不聽話,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時間去和孩子溝通,心平氣和的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 6 # 春泥945

    1、時代在改變,打不是好辦法。現如今,大家的教育方式以及法律法規和孩子的資訊量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長要是再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會造成和孩子之間的隔閡。在以前的家庭教育中,打是正常現象,大家認為很正常,也就適應了、習慣了。反而當時不打的家庭還被人嘲笑說是慣著孩子。

    2、講道理不一定能聽,但是這些道理會記在他腦子裡。一些家長可能認為:我天天講道理,最後都沒話可講了。孩子也聽膩了,說的孩子耳朵都起繭了。孩子很反感每天不停的叨叨。其實,這些道理你不說他不明白,你說一兩遍,他也不明白。你說多了,在他的腦子裡面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也許他現在不能按照你說的去做,但是將來他會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明白這些道理的。甚至在他走在法律和錯誤的邊緣的時候,他想起你說的話會停下來的。如果你不說,他可能會犯下錯誤的。到時候那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3、要注意針對孩子表現不好的地方的訓練方法,而不是隻是說教。一味的說教當然沒有作用,也會是孩子方案和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不分場合,吃飯的時候,去玩的時候都會說教,孩子自然很反感。道理要講,但是要在合適的時候,要有合適的次數,不能每天講,那樣沒有意義。反而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的和他們站在一起幫助他們,給孩子正確的訓練方法。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你告訴他不能拖拉,要按時完成,要講信用等道理,他明白以後就夠了。你還要給他先限定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不成,你就要懲罰,或者是不讓做了,讓老師懲罰。這樣,孩子下次可能就改掉了。如果一味說教,恐怕每次都是這樣,家庭氛圍就很緊張,甚至造成逆反。

    孩子的教育是急不來的,我不贊成以打來教育孩子,那樣只是短暫起作用,可能會造成孩子膽小、逆反、沒有自信、以牙還牙等負面影響!

  • 7 # 司雲

    “棍棒底下出孝子”絕對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時代在進步,任何觀點、理論也都要與時俱進,這才符合發展的觀點。

    首先、父母要嚴以律己。大家都知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禮記·禮運》中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那麼在“子孝”之前還有倆字“父慈”,“父慈子孝”,這樣才完整。所謂“三綱五常”你要理解為什麼可以為“綱”?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都是“為綱”者把事做到位了!所以,為人父母應該先正己再正人。何況,現在的孩子都懂得給家長講“民主”、講“自尊”……只有你做得夠好,孩子信服,自然孩子就顯得聽話、懂事。可是,有的家長逼著孩子關電腦、交手機,一轉眼自己就玩起手機來,甚至打麻將去了……這種情況下,你覺得孩子有多少心思在學習上?再大點就敢跟你講道理。這時候,棍棒好像效果並不好!

    其次、教育要越早越好。千萬別用那句“孩子還小,大了就好了”耽誤了你教育孩子的時機。民間流傳“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講得就是這個道理。且不可因為孩子小而遷就他!上學期有位媽媽送一年級小孩到校,小孩說什麼也不讓媽媽走,這位年輕媽媽就掙不脫孩子的手,當我向他們走去時,媽媽就強行掙脫了孩子的糾纏,結果,孩子像瘋了一樣,一腳一腳的踢媽媽,我走近時,媽媽身上有五六個腳印了!我問媽媽:“為什麼不打他!打不過嗎?”媽媽說:“我回家就打他……”“回家你也不打!不然他不敢這樣!要不你讓我替你打?”“……”媽媽可能以為我真會打學生,竟然不敢回答我。這時孩子已經低頭不鬧了,我大聲說:“立正!”他立馬就立正了!“向後轉!齊步走!回教室!”我話音剛落,孩子已經向教室方向走去。這樣的孩子,已經錯過幼兒期的教育了!稍假棍棒未嘗不可!

    第三、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明白孩子本身的素質。人是千差萬別的,同樣的事情,一百個人去做,能做出一百個樣子。所以,不瞭解孩子的付出,千萬不可拿他與誰誰誰相比!輕者,會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嚴重的造成心理疾病或做出極端行為,悔之晚矣!這樣通過努力還不能達到你預期的孩子,你覺得棍棒能用嗎?

    總之,教育是件複雜的事情,需要家長和老師付出時間、精力、愛心…棍棒必須要有,但你一定要用好嘍!有“亮棍”的胸懷,更要有“亮棍”的技巧!

  • 8 # 華亭線上教育

    從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與孩子的溝通以及此時孩子的心理來看,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觀點。

    棍打出孝郎,有一定的歷史因素,也具有一定的封建思想的作用,打有一定的作用,但僅僅只是打一定會沒有作用,而且嚴重的一定會出現嚴重的逆反心理,甚至是父子或母女不和的狀況也未可知(或許你認為我在危言聳聽,有沒有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在和自己交流了,有沒有發現孩子在你面前很聽話但做出的行動卻是另一樣的,有沒有發現除非必要的時候孩子不願意出現在你面前也不願意在家裡呆著……)。或許這時候你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我和一位也堅持同樣想法的學生家長和他的孩子溝通過,孩子小的時候你打沒有辦法,反抗打得會更厲害;孩子大一些時,父親完全就管不了了,也會用語言去反抗,我也見過用一定行動反抗的。所以只是打解決一時問題不會長遠。

    打可以,先允許孩子說完話,先去用話語給孩子分析解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怎麼做……然後看到孩子的表情有一定的悔意或愧疚或不好意思時,那時候他會知道自己錯了,此時的打會收穫很好的效果,他內心裡不會認為你不講理,你在利用家長的權威等。後續也會一定程度上在此事上長些記性。

    當然特別小的時候,聽不太懂時,也許會多點打。孩子年齡大了,能夠懂事了,教育和身體力行的實踐(比如你要求孩子做作業等而父母在哪裡玩手機看視訊看電視,你二話不說就去責怪孩子打孩子,他們會沒有看法)。

    當然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父母,也有不同的脾氣;教育方式也是互相磨合的過程和結果。

    常聽人說,現在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值得所有的家長學習。

  • 9 # 吳欣桐兒童教育

    曾經我相信,只要我天天跟女兒講道理,早晚有一天女兒能夠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但結果我錯了。比如曾經我告訴女兒,早上空腹喝酸奶如何傷胃,我講得很細緻,女兒聽的也很認真,但是過幾天她又會是老樣子,然後我再跟她講道理,她又認真聽,然後又是老樣子……

    打孩子的教育方式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兒方式,這些父母覺得與其多費脣舌跟孩子講道理,不如打一頓更直接,這樣孩子就害怕了,下次就不敢這樣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打孩子只會讓孩子害怕父母,但是孩子不會從心裡認可父母,更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而且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依然會我行我素,所以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取。

    生活中還有些父母,會給孩子打感情牌。比如有些媽媽會跟孩子說“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誰”之類的話,這些話也許會管用,也許會讓孩子變得懂事、乖巧。

    但這一切只是表象,因為這些話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負罪感,這種負罪感會變成一種壓力,這種壓力可以讓孩子好好學習,也有可能壓垮孩子。生活中就有很多這種懂事的孩子,最後因為一件小事情犯下大錯,所以父母們最好不要經常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

    既然上面這三種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正確,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呢?

    講方法之前,父母們需要了解一個心理專業的名詞:禁果效應,意思是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這個原理也適用於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是父母越是採用打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麼孩子的叛逆心就會越嚴重。所以根據這個原理,父母們可以採取下面這三種方式來教育孩子:

    換位思考

    教育孩子堵不如疏,也就是說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要經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孩子不會寫作業而急得大哭,父母不要一味的說“這有什麼好哭的,努力學習就好了,你肯定是上課沒好好地聽講……”

    這種就是典型的父母思維,此時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你會發現孩子是對的,那麼父母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讓孩子適當的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這對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適當引導

    在遇到問題時,父母不但要理解孩子,還要在適當的時候,對孩子進行正向的引導,而且這種引導更多的是用行為引導。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父母想讓孩子做什麼,那麼自己就要做一個好榜樣。

    沒有人喜歡聽否定自己的話,孩子更是這樣。3天天說孩子笨,不是學習的料,孩子就真的能學習好嗎?是不是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學習會越來越差。事實上,信任是叛逆心的天敵,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學習好,一定要多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適當的鼓勵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正能量的迴圈圈裡健康成長!

  • 10 # yy沈老師

    我覺得棒下出孝子這句話要因事而異,因人而異。不是所有的事都適合動棍棒,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用棍棒來教育。

    先說說因事而異。遇到孩子做錯事,先要看事情的大小,孩子犯錯的原因,是初犯還是一錯再錯、屢教不改。現在的孩子大多很有主見,一出事一犯錯,你不給辯解就一頓棍棒,孩子會更容易叛逆,即使當下屈服,那也是暫時的假象。

    但凡事情有那麼點情有可原,但凡孩子有了那麼點悔改之心,我都建議不要動棍棒。

    動棍棒的頻率要絕對控制,如果動不動就打,那麼孩子也會覺得習以為常,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再來說說因人而異。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做派。對於性格內向,做事有原則的孩子,不宜動棍棒,因為不需要。孩子犯了錯,你只要批評說教就可以的,就無需小題大做。

    動棍棒適合那些品行有問題,屢教不改,一錯再錯的孩子。但也不要頻繁打罵,動手的頻率要低,最好一次就讓孩子終身難忘,以後再也不敢了,那樣,這次動棍棒才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個多月大的嬰兒間歇性大哭,夜間尤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