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魏劉劭(shao)撰述,《人物誌》是中國一部辨析、評論人物的專著,約成書於曹魏明帝統治時期(227 —239 )。作者在自序中闡述撰著目的:“夫聖賢之所美,莫 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魏時文帝曹丕接受陳群建議,用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材。該書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評人物、選擇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專著,旨在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論上提供依據,在實踐上總結經驗,以推動這一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十六國時劉昞 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義,不沾沾於訓詁,文詞簡括”。其後流傳既久,傳本頗多謬誤。明萬曆甲申(1584)河間劉用霖用隆慶壬申(1572)本舊版合官私書校之,去其重複,成為定本。今有《漢魏叢書本》、《明萬曆劉氏刊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等。其書自《隋唐。經籍志》以後皆列於名家,《四庫全書》則歸入子部、雜家類一。 《隋書64經籍志》列入列為「名家類」,具體呈現魏晉時期人物品鑑理論,為魏晉玄學中的重要面向。]內容簡介 劉劭以人之筋、骨、血、氣、肌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應,而呈顯弘毅、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特質。此「五質」又分別象徵「五常」仁、義、禮、智、信,表現為「五德」。換言之,自然的血氣生命,具體展現為精神、形貌、聲色、才具、德行。內在的材質與外在的徵象有所聯絡,呈顯為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是為「九徵」,這相當於所謂「氣質」的層次。 依照不同的才性,劉劭將人物分為「兼德」、「兼才」、「偏才」等「三類」。透過德、法、術等三個層面,依其偏向,又可分為「十二才」,即清節家、法家、術家、國體、器能、臧否、伎倆、智意、文章、儒學、口辯、雄傑,依其才能不同,適合擔任的官職也不同。 在《人物誌》中,劉劭將才、德並列標舉,作為拔選人才的標準。劉劭的品評,以中和為最高,講究平澹無味,是為聖人。所謂中和,在於兼具「平澹」與「聰明」兩種層次,聰明為才,而平澹則是生命所展現的境界,已不單純是道德修養的層次,更是對「全幅人性」的審美態度。除中和外,其餘為偏至之材。「九徵」兼至的人,「陰陽清和,中叡外明」,就是中庸,稱為聖人,是君王之才;具體而微,稱為「德行」,是大雅之才;偏於一才的人,稱為偏材,是為小雅。此外尚有依似、無恆等級別。 對於甄別人才,劉劭進而提出「八觀」、「五視」等途徑。「八觀」由人的行為舉止、情感反應、心理變化由表象而深至內裡,反覆察識。「五視」則在居、達、富、窮、貧特定情境中,考察人的品行。
人物誌,魏劉劭(shao)撰述,《人物誌》是中國一部辨析、評論人物的專著,約成書於曹魏明帝統治時期(227 —239 )。作者在自序中闡述撰著目的:“夫聖賢之所美,莫 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魏時文帝曹丕接受陳群建議,用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材。該書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評人物、選擇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專著,旨在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論上提供依據,在實踐上總結經驗,以推動這一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十六國時劉昞 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義,不沾沾於訓詁,文詞簡括”。其後流傳既久,傳本頗多謬誤。明萬曆甲申(1584)河間劉用霖用隆慶壬申(1572)本舊版合官私書校之,去其重複,成為定本。今有《漢魏叢書本》、《明萬曆劉氏刊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等。其書自《隋唐。經籍志》以後皆列於名家,《四庫全書》則歸入子部、雜家類一。 《隋書64經籍志》列入列為「名家類」,具體呈現魏晉時期人物品鑑理論,為魏晉玄學中的重要面向。]內容簡介 劉劭以人之筋、骨、血、氣、肌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應,而呈顯弘毅、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特質。此「五質」又分別象徵「五常」仁、義、禮、智、信,表現為「五德」。換言之,自然的血氣生命,具體展現為精神、形貌、聲色、才具、德行。內在的材質與外在的徵象有所聯絡,呈顯為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是為「九徵」,這相當於所謂「氣質」的層次。 依照不同的才性,劉劭將人物分為「兼德」、「兼才」、「偏才」等「三類」。透過德、法、術等三個層面,依其偏向,又可分為「十二才」,即清節家、法家、術家、國體、器能、臧否、伎倆、智意、文章、儒學、口辯、雄傑,依其才能不同,適合擔任的官職也不同。 在《人物誌》中,劉劭將才、德並列標舉,作為拔選人才的標準。劉劭的品評,以中和為最高,講究平澹無味,是為聖人。所謂中和,在於兼具「平澹」與「聰明」兩種層次,聰明為才,而平澹則是生命所展現的境界,已不單純是道德修養的層次,更是對「全幅人性」的審美態度。除中和外,其餘為偏至之材。「九徵」兼至的人,「陰陽清和,中叡外明」,就是中庸,稱為聖人,是君王之才;具體而微,稱為「德行」,是大雅之才;偏於一才的人,稱為偏材,是為小雅。此外尚有依似、無恆等級別。 對於甄別人才,劉劭進而提出「八觀」、「五視」等途徑。「八觀」由人的行為舉止、情感反應、心理變化由表象而深至內裡,反覆察識。「五視」則在居、達、富、窮、貧特定情境中,考察人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