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無簡史

    繁體字一般指的是,漢字簡化運動被簡化字所代替的漢字。繁體中文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還是各地華人通用的中文標準字。

    漢字的簡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繁體字筆畫的省簡,另一種是用同音字代替。目前仍然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有中國港澳臺地區,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社群。漢字的簡化原則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原則進行簡化。

    有了這些瞭解,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現在我們的文字都是簡體中文了,簡體中文的推行有利於漢字的發展。

  • 2 # lipuren

    你看到的是文字改革(推廣簡體字)後印刷出版的書嘛。如果你看到的是1950年代及以前出版的書,甚至是線裝古本書,就必定是繁體字的了。

  • 3 # 雲捲雲舒152754837

    現在看到的書本和報章雜誌字型,是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推行以後的簡體字!

    而在此以前,社會上流行的文字基本上都是繁體文字!

  • 4 # AlexanderG

    簡體字是50年代以後才有的,之後大陸基本看不到繁體字,包括書本上。神奇的是,這並不影響大陸的人閱讀。比如我現在寫的這個回答

  • 5 # 不讓胖的吃雞腿

    額,古代人寫詩的時候必然用的是繁體字的,因為那時候簡體字還沒有發明。而如今我們看到的是簡體字,是因為將他們的詩由簡體—繁體對照而來的。

    我們知道,在建國之後,國家為了普及識字率和國民文化水平,開始制定和普及簡體字。而簡體字的制定不是毫無章法的,而是根據古代行書草書中的簡寫變化而來的。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簡體字,在古代的書法文字作品中都出現過,也就是存在原型的。

    這樣一來,雖有簡體字繁體字之分,但卻實屬同根同源。所以學習簡體字的我們在看到繁體字時,即使不會寫,也能將其正確的讀出來,正是這個道理。

    而且我們知道,中國漢字好幾萬,而簡化的漢字只得兩千多而已,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漢字依然保留著它們的原貌。

    而至於為什麼我們感覺好像接觸的都是簡體字,是因為這簡化的兩千多個字幾乎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經常用到的,見得頻率極高,自然就有這種感覺了。

    但無論是簡體還是繁體,對於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來說是沒有影響的。沃爾瑪能不能陷入簡體就是沒文化,繁體就是高大上的文化謬論之中。中華文化都是平等的,而簡體字之所以能成為官方規定的漢字自是有其獨特的優勢,不應妄自菲薄、自我貶低。

    深入碧淵浸書海,何言繁簡孰為宗。

    我是萌之帆,熱愛文化的小青年。

  • 6 # 書法愛好者煙浪

    文字改革是成功的。人在進化,文化也應進步更新。不要以為會讀繁體字就有文化,那回到甲骨文時代去不就更有文化?現在的簡化字型,大大方便了學習和工作。這在自從文字簡化以來的時間裡是得到證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轉轉上面相機那麼便宜,還是新的,關鍵還支援驗機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