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希望星晨58298869

    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四月,發生了楚漢戰爭中的一場大戰,即彭城一戰,劉邦遭到了斬白蛇起兵後的最大慘敗,英勇善戰的楚軍在勇猛無畏的楚霸王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下,在半天之內憑3萬人馬擊潰漢王劉邦的56萬之眾,盡滅劉邦主力,使劉邦處於“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中。劉邦本想接家人到關中享福,這包括他老爸劉老太公、老婆呂雉、車伕夏侯嬰等等,結果是路上被項羽的部下抓走了,劉邦自己只一路向西——亡命奔逃;劉老太公等被抓後,項王的謀士范增曾多次提議以劉邦全家性命威脅其投降,但項羽剛愎自用,就是不採納,從此劉老太公一家一直被囚禁在楚營之中。

    後來,楚漢在武廣山對峙,劉邦龜縮著,不敢出戰,他已被打怕了;後因彭越、田橫斷了楚軍的糧道,致使有零星楚軍造反,項羽很是惱怒,但又無可奈何;這時,虞子期欲把劉老太公當著劉邦的面殺了,以此激怒劉邦,令其出戰,卻被項羽怒斥;但,時隔不久,項羽似乎醍醐灌頂了,居然同意了虞子期的方略,還變本加厲,要以烹殺的方式處死劉老太公。

    於是項羽於兩軍陣前,把劉老太公置於俎上,威脅劉邦說:你再不撤軍,我就把你的父親給煮了。流氓皇帝劉邦心理承受能力極強,完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你我曾一起向天起誓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煮他,那麼請烹後分我一杯肉湯吧!顯示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姿態。項羽要立刻殺掉劉老太公,在項伯勸諫下又改變了主意。

  • 2 # 小豬世界觀

    這也是分一杯羹的由來,楚漢爭雄時,楚軍居東廣武城,漢軍居西廣武城,兩軍對峙。

    當時的項羽腹背受敵,加上彭越繞回梁地,斷絕了項羽的糧草,形勢對項羽非常不利。當時的項羽欲求速戰速決,可劉邦卻龜縮在西城不肯出戰,項羽情急之下,便要將劉邦的父親煮成肉羹,來脅迫劉邦投降。

    沒成想劉邦卻耍起了無賴,說道,我們倆曾經以兄弟相稱,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要把自己父親做成肉羹,請不要忘了分我一杯。哈哈,這句話說的是相當無賴,歷史上估計也只有劉邦能說得出來。

    我們縱觀劉邦的一生,你會發現,他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無賴,如果如此,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死心塌地跟他了。反而,劉邦的馭人之術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可以這麼說,古往今來的帝王,論到用人,劉邦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漢高祖曾經說,我帶兵打仗不如韓信,運籌帷幄不如張良,治國安邦不如蕭何。我樣樣不如人,卻取了天下,會用人也。這也說明,劉邦對自己的馭人之術是相當自信的。要學會馭人,首先要會識人。可以這麼說劉邦看人是非常準的。

    所以他當初在城牆上說出這番話,其實也是料定項羽絕對不會開殺戒。這也算是欲擒故縱,劉邦當初也一定很想要救出自己父親。如果他當成表現很急切的樣子,劉老太公可能就等不到大漢統一了。

  • 3 # 藺MG

    劉邦與項羽在武廣對峙,數月不下。

    項羽因軍中缺少糧草,按捺不住。於是項羽就把劉邦的父親抓來,置於俎上,威脅劉邦說:“如果你再不撤軍的話,我就把你的父親給煮了。”

    劉邦聽後不為所動,反說:“你我二人原來都是楚懷王的手下,曾一起向天起誓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如同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煮我的父親,那麼請烹後分我一杯肉羹吧。”

    項羽聽後大怒,想要立刻殺掉劉邦的父親。這時,項伯勸項羽說:“天下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袛益禍耳。”

    意思是:“現在天下的形勢尚不明朗;況且想要奪取天下的劉邦在這個時候是不會顧及自己的父親的,即便是您真的殺了劉邦的父親也不會有什麼好處,只會給您帶來更多的禍患。”

    項羽聽後,覺得項伯分析的有道理,就把劉邦的父親給放了。

    劉邦之所以敢讓項羽烹煮他的父親,原因無非有二,一是,劉邦真的是像項伯說的那樣,為爭奪天下可以不顧一切,什麼親情、友情皆可拋棄;二是,劉邦是有大智慧之人,他知道“孝”是封建道德最主要的支點,所以特別指出所烹之人也是項羽的父親。劉邦料定項羽身邊肯定會有人因為封建道德的約束,站出來阻止項羽殺害他的父親。

  • 4 # 心裡想著小丸子小

    在彭城之戰中劉邦被項羽打敗,根據高祖本紀記載,劉邦是想去接家人一起來關中享福的,包括他老爸、老婆、等等。結果是路上被項羽的部下抓去做人質了,劉邦自己也是亡命奔逃。雖然沒接到,但起碼是有這個想接,結果是沒辦法接得到的。劉老太公一家在被抓之後,范增多次提議以劉邦全家性命威脅其就範,但項羽不納,從此劉老太公一家一直生活在楚營之中。

    直至楚漢在武廣山對峙,劉邦一直像只老鼠一樣不肯出戰(其實那時的漢軍已經很強大了,劉邦有點打怕了)。

    楚軍一直處於被動狀態,而後又遭到彭越、田橫斷了楚軍的糧道,因為無糧不少楚軍已經開始造反,此時的項羽猶如一隻關在籠子裡的老虎,戰又不能戰,退也不能退。

    就在這時,虞子期把劉老太公抓來想當著劉邦的面把劉老太公殺了以此激怒劉邦令其出戰,此事被項羽知曉後變遭其怒斥。

    不過之後項羽的態度發生了180º的大轉變,居然同意了虞子期的方略,並且要以烹殺的方式處死。

    在分一杯羹那話是在什麼情況?迫於無奈!

    1,劉邦選擇投降,盡人皆知項羽坑殺秦軍的事情,不但救不了人,連漢軍都將連累,漢國滅!

    2,不投降,項羽要烹殺太公?

    其實劉邦心裡很清楚,項羽絕不會殺害自己的父親,項羽雖說殺的人都可以堆成山了,但絕不會以婦孺小孩作為要挾物件,之後就連劉邦也嘆道:“項羽這個人婦人之仁”。

    劉邦卻巧妙的用了分一杯羹的話,儲存了漢軍跟自己的性命,也保住了他老爸的性命。

  • 5 # 突擊歷史

    楚漢在武廣山對峙,劉邦一直像只老鼠一樣不肯出戰.楚軍一直處於被動狀態,而後又遭到彭越、田橫斷了楚軍的糧道,因為無糧不少楚軍已經開始造反,此時的項羽猶如一隻關在籠子裡的老虎,戰又不能戰,退也不能退。就在這時,虞子期把劉老太公抓來想當著劉邦的面把劉老太公殺了以此激怒劉邦令其出戰,劉邦卻巧妙的用了分一杯羹的話,儲存了漢軍跟自己的性命,也保住了他老爸的性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00元以下700元以上,配有驍龍660的手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