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鴨鴨的翅膀

    有許多這種時刻。

    記得最早是在小學的時候,看到一句話:“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別人,那叫情緒汙染。”醍醐灌頂!從此我跟這個人吵架,轉頭對另一個不搭界的人肯定是笑臉;在這件事上受挫,轉身投入另一件不搭界的事時肯定心平氣和……不去傷害無辜之人,不去殃及無辜之事,這竟然就從小學起成為我為人處事的準則之一。

    其實“醍醐灌頂”的現象最容易發生在與心理學專家的聊天中。記得有一次我跟一個心理學專業的朋友談論小孩,她說:“我不覺得你的孩子有啥問題,你的焦慮都來源於你自己。”這句話成為我日後教養孩子的指導方針。孩子沒考好,我沮喪,然後就會反思是因為自己的面子受損了;喊了孩子幾遍都沒見應,我暴怒,然後反思,我有性命攸關的事嗎?沒有,只是控制慾受挫;孩子不願意做你指派的事情,我心傷,然後反思,安排真是為他好嗎?其實更是為了圓滿我自己敗北過的慾望……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醍醐灌頂,聽到的話是這樣的:愛不愛你是我的事,愛不愛我是你的事。這不是在情愛上的醍醐灌頂,而是舉一反三在處事心態上的徹底醍醐灌頂!這翻譯成直白話,意思就是:不求回報,不計較回報!相對應的所獲就是不會被別人影響自己。我所做是出於我的心,不是出於你的迴應!所以,我不會為了自己在群裡積極分享了好東西,在意別人沒有反應;我不會為了替別人開了門讓了座而沒有聽到謝謝二字,懷疑樂於助人的價值;我不會因為我欣賞別人而別人並不欣賞我而感到委屈……

    許許多多的醍醐灌頂都是一個特質:讓你懂得了如何讓人生更加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跟現在的你變化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