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
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華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那為什麼變成了情人節?
七夕節成為中國版情人節是最近幾十年才開始被人們所認同的。原本愛情只是七夕節的一個元素之一,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以及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不斷崛起,如果按照七夕的傳統定義,明顯沒有商業效應。年輕消費群體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同時對具有一定的反傳統性,但也是最容易為了一個概念,為了一個噱頭,為了一個“意義”就買單的群體。07年開始,有人將七夕與情人節並提,08年的時候開始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商家的促銷炒作,七夕正式以中國情人節的頭銜出現在公眾視野。
隨後,七夕慢慢就弱化了原本的乞巧意義,變成了中國情人節。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傳統情人節應該是元宵節。但現在,元宵節更多地被認為是春節節日,而不是情人節。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
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華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那為什麼變成了情人節?
七夕節成為中國版情人節是最近幾十年才開始被人們所認同的。原本愛情只是七夕節的一個元素之一,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以及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不斷崛起,如果按照七夕的傳統定義,明顯沒有商業效應。年輕消費群體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同時對具有一定的反傳統性,但也是最容易為了一個概念,為了一個噱頭,為了一個“意義”就買單的群體。07年開始,有人將七夕與情人節並提,08年的時候開始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商家的促銷炒作,七夕正式以中國情人節的頭銜出現在公眾視野。
隨後,七夕慢慢就弱化了原本的乞巧意義,變成了中國情人節。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傳統情人節應該是元宵節。但現在,元宵節更多地被認為是春節節日,而不是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