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 ENIAC的由來 世界上第一臺數字式電子計算機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物理學家約翰·莫克利(John Mauchly)和工程師普雷斯伯·埃克特(J – Presper Eckert)領導研製的取名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計算機。 1942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的莫克利提出了用電子管組成計算機的設想,這一方案得到了美國陸軍彈道研究所高爾斯特丹(Goldstine)的關注。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際,新武器研製中的彈道問題涉及許多複雜的計算,單靠手工計算已遠遠滿足不了要求,急需自動計算的機器。於是在美國陸軍部的資助下,1943年開始了ENIAC的研製,並於1946年完成。當時它的功能確實出類拔萃,例如它可以在一秒鐘內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3毫秒便可進行一次乘法運算,與手工計算相比速度要大大加快,60秒鐘射程的彈道計算時間由原來的20分鐘縮短到30秒。但它也明視訊記憶體在著缺點。它體積龐大,機器中約有 18800只電子管,1500個繼電器,70000只電阻及其他各類電氣元件,執行時耗電量很大。另外,它的儲存容量很小,只能存20個字長為10位的十進位數,而且是用線路連線的方法來編排程式,因此每次解題都要靠人工改接連線,準備時間大大超過實際計算時間。 儘管如此,ENIAC的研製成功還是為以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而每克服它的一個缺點,都對計算機的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要算是“程式儲存”方式的採用。將程式儲存方式的設想確立為體系的是美國數學家馮·諾依曼(Von Neumann),其思想是:計算機中設定儲存器,將符號化的計算步驟存放在儲存器中,然後依次取出儲存的內容進行譯碼,並按照譯碼結果進行計算,從而實現計算機工作的自動化。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 ENIAC的由來 世界上第一臺數字式電子計算機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物理學家約翰·莫克利(John Mauchly)和工程師普雷斯伯·埃克特(J – Presper Eckert)領導研製的取名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計算機。 1942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的莫克利提出了用電子管組成計算機的設想,這一方案得到了美國陸軍彈道研究所高爾斯特丹(Goldstine)的關注。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際,新武器研製中的彈道問題涉及許多複雜的計算,單靠手工計算已遠遠滿足不了要求,急需自動計算的機器。於是在美國陸軍部的資助下,1943年開始了ENIAC的研製,並於1946年完成。當時它的功能確實出類拔萃,例如它可以在一秒鐘內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3毫秒便可進行一次乘法運算,與手工計算相比速度要大大加快,60秒鐘射程的彈道計算時間由原來的20分鐘縮短到30秒。但它也明視訊記憶體在著缺點。它體積龐大,機器中約有 18800只電子管,1500個繼電器,70000只電阻及其他各類電氣元件,執行時耗電量很大。另外,它的儲存容量很小,只能存20個字長為10位的十進位數,而且是用線路連線的方法來編排程式,因此每次解題都要靠人工改接連線,準備時間大大超過實際計算時間。 儘管如此,ENIAC的研製成功還是為以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而每克服它的一個缺點,都對計算機的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要算是“程式儲存”方式的採用。將程式儲存方式的設想確立為體系的是美國數學家馮·諾依曼(Von Neumann),其思想是:計算機中設定儲存器,將符號化的計算步驟存放在儲存器中,然後依次取出儲存的內容進行譯碼,並按照譯碼結果進行計算,從而實現計算機工作的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