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池閒花
-
2 # 李尚名
做事情的過程中要專注,最終以結果為導向。透過不斷地努力獲得大家的認可,最終獲得信用和信譽。
我把做好一個事情分為四個階段:
1.不會做,做不好;
2.能做,需要幫助;
3.精通,獨立完成,有信心;
4.卓越,出類拔萃,萬里挑一。
所以,做事情如果三心二意的話,最多隻能是"能做"而已,很難"精通",更不要說"卓越"了。那這個人所得到的成就可想而知。
-
3 # 老賈茶館
“三心二意,成不了大器”。對照的話是‘一心一意’,或者是‘惟精惟一’。從古至今,我們都有一個注意力分散的問題,而注意力分散,事情就很難做出深度思考,沒有深度思考,願意投入的時間不夠,自律性不夠,做事的效果,成效很差。導致了自己的信心不足,一個自卑的人能成就什麼大事呢?
“三心二意”,形容念頭總是跑掉,做什麼恍恍惚惚,漫不經心。洗碗的時候想著電視,看電視的時候手上玩著遊戲,哪件事都做不好。而一個人連自己的念頭都控不住,正所謂‘不能掃一屋,何以掃天下’,他又能夠把控些什麼更大的東西呢?
這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為心沉靜不下去,什麼事情都會覺得複雜,麻煩,做著做著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逃避了。生命本來有限,什麼事情都拖延,把很多不該拖的漲能力的事,晚了3年,5年再去做。這時就不是成就大器的問題了,而是落後於眾人矣。
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想打一口井,是找準一個地方全力深挖容易出水還是東挖挖、西掘掘容易出水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把時間浪費在不停嘗試上,最後的結果可能“這也不專、那也不精”,也就是所謂的“一事無成”。
這就是老祖宗告誡我們的: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君子之學貴一,一則明,明則有功。
學問尚精專,研磨貴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