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寞笛

    這個問題涉及到3位歷史名人。一位是七言律詩《秋興八首》的作者唐代“詩聖”杜甫,在其55歲旅居夔州(今三峽地區)時所作,其詩結構嚴密、感情真摯,讀來令人感慨萬端,體現了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另一位是唐代“狂草”書法家懷素。還有一位是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

    著名書法家寫著名詩人的名詩,不出佳作才怪呢!

    懷素草書《秋興八首》在“狂醉”之中不失法度,顛逸如疾風驟雨,率真似行雲流水。中鋒運筆,前後呼應,筆斷意連,千變萬化,連綿不絕。彰顯魏晉之風韻。觀之,令人酣暢淋漓,餘味無窮!而趙孟頫楷書《秋興八首》外貌圓潤,筋骨遒勁,點畫華滋,結體寬綽,外柔內剛。端莊而不失靈動,雄渾且蘊涵秀美。充分體現了趙體楷書端莊、工整、靈動、秀美的風格。觀之,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書譜》中強調,書法創作有“五乖五合”之分,“合則流媚,乖則凋疏。”“五乖”之時寫不出好作品,“五合”之時才適宜出佳作。 “五乖”即“心速體留、意違勢屈、風燥日炎、紙墨不稱、情怠手闌”,“五合”便是“神怡務閒、感惠循知、時和氣潤、紙墨相發、偶然欲書”。我想,無論是唐代的懷素,還是元代的趙孟頫,能寫出如此之佳作,一定是在“五合”之時,且內容又是“詩聖”杜甫之佳作,於是,一篇篇膾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上乘書法大作面世便成必然了!

  • 2 # 幸運的葦草

    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1. 懷素草書秋興八首分析

    (1)秋興八首

    《秋興八首》是杜甫居四川夔州時寫下來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一組七言律詩,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懷素以草書寫之。

    懷素草書《秋興八首》碑拓,縱153,橫68釐米,唐代懷素書。該碑上款有楷體“秋興八首,懷素書”七字,其下有印章一枚。下書草體"懷素書"三字,其下又有印一枚,碑文左有“後裔孫通浩”字樣,疑為勒石者。

    (2)懷素及其書法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於張芝、張旭。

    (3)名人評價

    唐呂總《讀書評》中說:“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

    2.趙孟頫楷書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使學者易懂易循;

    (2)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引呼應。外似柔潤而內實堅強,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學者不僅學其形,而重在學其神;

    (3)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書寫趙體時,點畫需圓潤華滋,但結構布白卻要十分注意方正謹嚴,橫直相安、撇捺舒展、重點安穩。只有這樣,才能掌握趙體的特點。另外,他書寫楷書時略摻用行書的筆法,使字字流美動人,也是趙體的特點之一。

        總而言之,兩位都是中國歷史書壇上的書法大家,沒有誰更高明之說,只是風格不同。

  • 3 # 子衿tjk270

    懷素的《秋興八首》是草書,而趙孟頫的《秋興八首》是行書,怎麼比呢?

    《秋興八首》是詩聖杜甫所作的千古絕唱。是書法家們最廣泛的書寫題材之一。懷素所書的《秋興八首》,原跡已失。現在存世的是刻本。很難看到懷素用筆的細節,不過,按年代推算,當是懷素晚年的作品。也就是人書具老的時期所書寫的。

    趙孟頫書寫《秋興八首》時,是在他二十八歲的時候。他在時隔四十年後,重新給這件作品題寫跋文。簡要說明此作是應友人之請而書。由於友人拿來的紙短,只寫了前面四首。當人們見到此作,與現在的書風相比,已經不能辨識是自己所書。大意就是這樣。

    雖然這件作品是趙孟頫青年時期所書,而其用筆細膩,結體端庒秀逸,筆圓墨潤,筋豐骨健,給人予氣定神閒,揮灑自如的老練。

    在觀看欣賞古代優秀書法作品時,要善於發現他們作品中優秀的東西。對歷史上公認的書法家去作評比,不能提高自己的書法技能,反倒養成了挑剔他人作品毛病的習慣。這對於學習書法是很不利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總是去發現別人的缺點,卻把他們的優點給忽略了,一開啟作品,就去找茬,找到了又能怎麼樣?他們已經不能再修改了。而我們卻把這些缺陷給記住了,潛移默化的在影響著自己。所以書法不要去看壞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阿里領頭商湯六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