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抱馬桶的老男人
-
2 # 哈嘍李團團
一般情況下馬桶是靠牆面的,但不是必須的。馬桶靠牆好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是害怕水箱晃動,這種情況可以在水箱外壁與牆面瓷磚之間,用一小段木頭之類的東西頂一下,並用玻璃膠固定小木頭的位置即可。
二是這涉及到室內設計的一個美觀問題,馬桶的水管對室內美觀的很大影響,因為現階段都是樓房,不能動地面屋頂,所以很少有暗水管,一般都是明管,馬桶水箱後面要走好2-4根水管,後面有空間的話會影響後面空間美觀,所以一般都選擇靠牆。
馬桶安裝步驟
1、座便器安裝前應先檢查排汙管道內是否有泥沙、雜物等堵塞,安裝地面是否水平。座便器排汙管道應採用國家標準要求的所塑料管材管材內壁應光滑、平整、無氣泡、無裂扣、無明顯斑痕和凹陷。特別說明的是,一定要保證排汙管高出地面10mm左右。
2、確定排汙管中心,並劃出十字中心線。
3、在座便器排汙口上確定中心,並劃出十字中心線。
4、確定座便器底部安裝位置,用電鑽打好安裝孔,並預埋膨脹螺絲。
5、在座便器排汙口上安裝好專用密封圈(即蒸臘法蘭或橡膠法蘭)或在排汙管四周打上一圈玻璃膠(油灰)或水泥漿,水泥與沙的比例是1:3
6、將座便器上的十字線與地面十字線對準吻合,安裝上座便器,然後在座便器底部打上一圈玻璃膠(油灰)或水泥沙漿。水泥與沙的比例是1:3,座便器安裝要保持水平。
7、在座便器安裝孔上擰上螺絲。
8、安裝和除錯水箱配件。安裝後接通水源,檢查進水閥進水及密封是否正常,檢查排水閥與安裝位置是否相互對應,安裝是否緊密,有無滲漏,檢查按鈕開關鏈條長短是否合適、開關是否靈活,有無機會卡堵,檢查有無漏裝進水閥過濾裝置。
9、如在調節座便器試用過程中發現異常,請參照“座便器水箱配件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檢查處理”。
10、座便器安裝後應等到玻璃膠(油灰)或水泥漿固化後方可放水使用。安裝好以後三天不能使用,以目前的水泥凝固速度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時間不能使用,以免影響其穩固。
正確的蹲馬桶姿勢
每當坐在便器上便便時,好像總讓人覺得沒有蹲便來得順暢,肯定是我蹲馬桶的姿勢不對!咱換個角度再來。
美國史丹福大學骨盆診所還真研究出了一種正確的馬桶蹲姿。
其實蹲姿從來都是人類排便最為自然的姿勢,直到西方文明的興起和隨之而來的現代馬桶。
便便姿勢不當,會帶來種種現代化疾病,痔瘡、便祕、大腸炎、闌尾炎……
人們都覺得是食物問題,其實是蹲坑的姿勢也有問題!
如何正確便便?當我們坐著便便時,肛腸角約為80~90度,蹲著時,肛腸角可達到100~110度。除了角度的原因,下蹲時腹部壓力大,也促進排便。
如果腳下踩一個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傾,肛腸角約為30度,這個姿勢可以增加腹壓,有助於順利排便
-
3 # 飄在青島0532
這個問題我較真兒過!科勒馬桶,標稱305,安裝完成後也是離牆有縫隙,後來我們又把他拆下來,量了才發現:水箱背板與下水孔中心距為290mm!他的安裝說明明確註明是310mm!孔直徑90mm!孔底距底座平面還有10-5mm距離!
總結:305或者310他是推薦距離,國標對此無偏差限制!考慮牆面垂直偏差受砌築偏差、抹灰偏差、牆磚貼上工藝及瓷磚鋪貼垂直度偏差等多重影響,瓷磚完成後下水管頂距地面瓷磚完成面不應小於20mm,下水管中心距牆面瓷磚完成面建議為300mm,水箱背面距牆面距離小於15mm為合格。
-
4 # 鄉鎮水暖電
安裝馬桶時,要調節馬桶與牆面的距離,後背大約十公分,左右離牆距離大約四十公分。
馬桶靠牆太近,主要有兩種弊端:
一,安裝連線進水軟管太費力,軟管或進水浮子損壞更換時,有可能需要拆掉馬桶才能操作。
二,馬桶左右離牆太近,方便時,身體要接觸冷冰冰的牆壁,夏天還好,冬天一坐下,感覺身上的溫度一下子被牆吸跑了…就問你哆嗦不哆嗦!
所以設計馬桶排水管時,讓其排汙口前後左右離牆五十公分左右;安裝馬桶時,視其排汙口位置,封堵一個,利用另一個,使馬桶孔距相對,離牆距離更合適。
回覆列表
馬桶坑距正常是300/400mm兩種,
坑距是牆壁到下水口中心點的距離,
以貼好牆磚為準,毛坯的應加多兩公分預留貼磁磚,
馬桶不靠牆是預留的坑距有誤差,或購買馬桶選錯坑距,所以在選購馬桶之前一定要測量一下距離,再選擇合適的馬桶坑距進行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