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君言語
孩子的行為代表父母的教養,這句話很對啊。孩子還小,認知程度比較淺顯,處於學習階段。而他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時時在他身邊言傳身教的家人,便成了他學習模仿的物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將來取決於父母在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
在現在社會,雖然二胎政策開放,但獨生子女還是很多,大多被寵壞了。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行為上也不注意,凡事都以小的為先,也造成孩子事事都得讓著自己,物物都得給自己玩。而且父母在教育孩子不許做這做那的時候,自己卻在做,使孩子不信任而反著來,學著父母的樣做事。例如玩手機、闖紅燈等等。
而父母之間的溝通方式,外出時的行為,都會被還在懵懂學習中的孩子一一模仿,然後固定成自己的個性,一旦學習到任性、大聲說話等不好的習慣,就很難改正,即使說了,父母不改的話,孩子也很難矯正過來。所以孩子的行為,直接映射出父母的教養和平時的行為,也就是家庭的環境教育。
-
3 # 發現爸爸
正如楊瀾所說的:孩子更留意的,是父母的行為,而不是父母的嘮叨。
所以,從淺層看,對孩子成長和行為的影響更大的,是父母的身教,而非言傳。正如,高情商的父母所培養的孩子,必定擁有強大的內心以及充分的自信,而不會是戾氣之人。
再往深一層次看,孩子的性格會受到父母的行為所影響,如果父母懂得遵循孩子成長規律,並且平等對待孩子,獲得這種成長環境的孩子並容易形成偏激、乖張或者叛逆的行為。
-
4 # 覺醒阿龍
個人覺得:孩子的行為代表什麼並不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讓全社會都來共同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為每個家庭及其父母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實用性資訊。
透過孩子的行為,可以檢索他的家庭氛圍和父母親的育兒方式。私以為,父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是榜樣的作用在帶動和引導,因此孩子的言談舉止就好比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了父母親的教養為幾何。
如果父母親引導得當,那麼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指引與薰陶,自然也就表現出眾;反之,如果家長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沒有給孩子做出一個正確的示範,那麼孩子也就只能有樣學樣,做出讓人反感的舉動來。所以,孩子的問題,多數都是父母親的問題。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首先反思自己而不是去找客觀原因。我曾經就遇見過這麼一位家長,她從始至終都覺得自己沒錯,孩子也沒錯,錯的永遠都是別人。像這樣的家長,你指望她能夠教好自己的孩子,基本上等於是痴人說夢。
一句話總結:家長的認知高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