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牧陽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主要原因是日本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急需例如石油、橡膠等大量的戰爭資源。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除了森林和水力之外,日本的現代工業所需的自然資源基本上沒有儲藏。

    1941年的日本將70%以上的軍力投入到中國戰場,在得到美英支援的國民黨政府頑強的抵抗下,日本沒有能力佔領全中國。日本在佔領中國東部地區後也沒有勘探和開採出石油、橡膠等現代工業所需的自然資源。

    實際上,日本內閣早在1939年就擬定了兩個作戰方向,分別為“南下”和“北上”兩個作戰計劃(日本沒有空軍這一軍種)。

    日本起初看重蘇聯豐富的自然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佔領西伯利亞後與德國會師。於是在1939年5月至9月,日本陸軍向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里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進攻。雙方動用了數十萬精銳部隊和軍事裝備,在長達4個多月激烈的交鋒中,日本由於軍事思想和技戰術落後,遭到了自日俄戰爭以來首次最慘重的失敗。

    “北上”吃了敗仗後,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日本就掉頭策劃“南下”,奪取急需的自然資源。但中中國人民頑強的抗日鬥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高達150多萬的日本陸軍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由於日本陸軍緩慢進兵導致多次取消或推遲南進預定時間,這使一向看不慣陸軍泥腿子的日本海軍下定決心單幹。

    喜歡賭國運的日本,無論是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偷襲清軍,還是在日俄戰爭中偷襲俄軍,日本都是賭贏了,所以日本天皇親自參加內閣會議批准了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這一賭局。

    日本賭贏了嗎?

  • 2 # 童年的蠟筆

    有人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日本二戰時期的敗筆之一,不但未能完全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更使得美國提前參戰,讓二戰勝利的天平徹底倒向盟軍。

    但是隻要仔細分析下當時的日本戰略目標和國情就不難發現,偷襲珍珠港其實是很符合當時日本利益與國情的戰略行為。

    早在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呈給昭和天皇的祕密奏章中就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中國征服,則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是世界知東亞為中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

    在1941年時,日本已經完全控制了東北三省以及蒙古地區,中國大部分地區也淪陷,而英美則已經放棄了在他們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

    可以說當時的日本正處在一個巔峰時期,基本完成了田中奏摺裡所制定的戰略目標,下一步的戰略自然是向東越過廣袤的太平洋進攻美國,最後征服世界。

    這個時期的日本軍隊在亞太地區除了美國駐守在夏威夷的第7艦隊(太平洋艦隊)以外,已經再無敵手,想要控制太平洋,就得首先消滅太平洋艦隊!

    於是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就這樣爆發了,以當時的觀點來看,此戰的戰果無疑是相當輝煌的,

    這是美國本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遭受到敵國武裝襲擊,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失去作戰能力時間長達半年,

    日軍也在這段時間內大量佔領了太平洋的諸多島嶼,建立了與德國的海上聯絡,東南亞地區豐富的資源也更快更安全的被運送到日本國內

  • 3 # 歷史與文化縱橫

    日本自知前途凶險,戰勝無望,又不甘於失敗,挺而走險,先發制人,在太平洋戰場取得優勢。

    1940年後,日本在中國戰場進入僵局,按毛主席說法,中日戰爭進入持久階段,中國戰場牽制了日軍百萬之眾,成最大戰場,日軍發起中南戰役後,經武漢會戰,再不能前進一步,戰線拉得漫長,兵員物資消耗嚴重。而中共敵後游擊戰成日軍心腹之患。日軍在中國已現頹勢。

    米國戰爭初大發橫財,供應日本戰爭物資,在英國一再要求下並始介於戰爭,中斷日軍物資供應。

    日本陡然多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一一米國。山本五十六慾學東鄉平八郎偷襲俄軍軍艦打敗俄軍艦隊,著手組織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美軍太平洋基地。

    得手後,日艦稱霸太平洋,東南亞諸國悉為日軍所有,日軍戰略目標達到。

  • 4 # 使用者2985209114840

    我看過山本五十六的自傳。山本五十六確實是一個愛冒險的軍事家,這與他早年在摩洛哥蒙特卡洛賭場(逢賭必贏)的性格有關係。奇襲珍珠港,確實是世界上的精典之戰[贊][贊][贊]但是,山本五十六在此戰之後已經預判到:一但點燃了美國的戰爭力,後果就不堪設想。

  • 5 # TonyDeng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無奈之舉,跟德國打蘇聯的困境一樣。日本在前期,其實是得到美國物資支援的,它們有貿易關係,然而在日德結盟後,美國切斷了與日本的貿易,改為封鎖,攔截日本的貿易商船,日本相當惱火。日本最大的問題是戰爭需要巨量石油,蘇聯儘管有石油,但日軍絕大部分被中國拖住,無力北上入侵蘇聯,何況縱然得到西伯利亞也不可能短時間內開採到足夠的石油,投資和時間都耗不起,那麼最佳的目標自然是東南亞現成的石油資源,不光石油,還有其他的。東南亞是美英的勢力範圍,既然與美國翻臉,不如趁機佔領東南亞。故日本當時的意圖,是以戰求和,打擊美國海上力量之後,美軍無力干預東南亞,則可以談判恢復貿易關係。偷襲珍珠港有冒險成份,戰前採取雙線策略,一邊談判,一邊偷襲,攻擊前如果談判成功則放棄攻擊,談不成,必須在攻擊發起前宣戰,但實際操作陰差陽錯,變成發起攻擊後再宣戰,這就是明擺著無法狡辯的卑鄙偷襲了(哪怕是宣戰十分鐘後開打也可狡辯),美國肯定不會有講和的可能,所以山本說偷襲後日本最大的危險才來臨(計劃前海軍和陸軍爭執了許久,陸軍把持的軍部堅決開戰並取得天皇支援,山本唯有一戰成名)。日美開戰後,美國重心在歐洲,故日本在東南亞取得表面上的輝煌。但日本實際上敗局已定,根源就在中國,中國拖住了日本接近九成的兵力,中國戰勝國的地位由此而來,是真的貢獻巨大(丘吉爾說若非中國後果不堪設想),戰勝日本是各國合作的結果,不是什麼屈原、蘇武。

  • 6 # 梅子雨summer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在1942年12月7日,但是為了這場偷襲,日本方面從1931年開始,已經準備了十年。

    01 積蓄已久

    1931年,美國太平洋艦隊曾經做過一場軍事演習,將航母群潛入珍珠港近海,以航母上的機群為主力,海軍為輔攻,對珍珠港進行攻擊。

    當時美國海軍就發現珍珠港的防務一擊即破,完全不具備遇襲反擊的能力。

    而這也是日本襲擊珍珠港的手法,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向美軍學習。

    這份關於珍珠港防務的報告雖然被美國海軍司令部提交到了華盛頓,但是華盛頓方面似乎並沒重視這份報告,對珍珠港防務沒有做出任何調整。

    根據戰後軍事資料公開,讓美中國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美國演習的時候,周圍的漁船上、樹林裡都是日本的間諜,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美國演習每一個細節,根據上峰的命令將情報傳回國內。

    時任日本海軍第一航空隊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就是這場情報收集的幕後黑手,1941年,山本五十六正是利用這些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傳回日本的情報制定了偷襲珍珠港計劃,計劃代號:z。

    02 日美對立

    1940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簽訂了《出口控制法案》,以此來對日本限制出口鋼材和廢鐵。

    1940年底日美雙方開始就《出口控制法案》開始展開談判,但美國的態度非常強硬。

    這個時候,美國的態度讓日本覺得美國可能要參戰了,從1941年5月起,日本本土和夏威夷領事館之間的聯絡突然多了起來,而珍珠港真是位於夏威夷。

    日本內部會議得出結論:如果到1941年10月上旬仍然不能在對美談判中得到進展,就決心對美開戰。

    1941年10月,原本不願對美開戰的日本首相近衛文麿下臺,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上臺組建內閣。

    而東條英機批准的第一個戰鬥計劃就是z計劃,也就是偷襲珍珠港計劃。

    03 日本對美開戰其實已成必然

    而日本對美開戰不僅僅是因為美國的《出口禁制法案》限制了日本軍事力量的擴張,還有至少三條原因:

    1.在中國戰場,日本陷入苦戰,中國戰場的敗退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所以日本必須尋求新的戰場,以此來打破中國戰場的僵局。

    2.日本在此時看到了東南亞,雖然日本對東南亞的侵略早就開始了,但是由於中國戰場吸引了日本絕大部分的精力,中國東北的資源也可以讓可以支撐一部分日本的消耗。但隨著日本中國戰場僵持,中共敵後戰場的破壞,日本需要用東南亞的資源去填補中國戰場的缺額。

    3.美國已經明顯偏向同盟國,與日本宣戰只是時間問題,日本只能先下手為強。意影象打敗俄國艦隊那樣,用偷襲一擊讓美國退出太平洋戰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找物件時,送女朋友的生日禮物,現在分手了可以要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