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老先僧

    注意了,古人的衣服之所以分等級,不在於衣服,而在於人。這就好比,如果人沒有窮富,哪來的馬雲馬爸爸?

    在1954年洛陽中州路的東周墓葬裡,考古學家發現了隨葬的鼎。而且陪葬的銅鼎不只出現在大型的貴族墓葬裡,小型墓葬也比比皆是。換言之,在春秋戰國時期,庶人也就是沒有等級的貧民是可以用鼎來隨葬的。但在周禮中,庶人壓根沒有權利用鼎陪葬。而在安徽壽縣的蔡侯墓裡,一個春秋時期的侯爵竟然用九鼎陪葬。同樣的周禮也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比如:周幽王死後就要用九鼎。

    顯然,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很不守規矩。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禮崩樂壞時代的由來。而導致這種禮崩樂壞情況的,是因為分封制造成各地諸侯勢力崛起,周王室失去了統治地位。諸侯兵強馬壯、周王室卻有名無實。一個沒地位的政府,別說立規矩,就是放個屁都得看人眼色。

    同理,漢服的等級變遷也是一樣。

    周朝時,士這一等級,不可以穿製作精良的絲織品。《禮記玉藻》說:士不衣織。裘皮大衣,白狐皮只可以君主穿。商人、工匠穿裘皮大衣不可以太長。狐皮、鹿皮、狼皮,士大夫可以穿。庶人不可以,但庶人可以穿羊皮、狗皮。因為羊皮、狗皮最賤。但在,春秋中晚期,衛國孔文子的家奴,竟也穿著白狐皮招搖過市。衣服以外,還有冠,漢朝的時候上層貴族戴冠,老百姓扎巾。到了宋代,頭巾這玩意兒,從上到下風靡全國。

    《宣和遺事》記載:王孫、公子、才子、伎人、男子漢,都是了頂揹帶頭巾。

    所以,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所謂服飾的等級之分,不過是透過外力作用,明確人的上下倫理關係。以此消磨掉老百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反叛心裡。就像小時候我媽每次帶我出去吃酒席,嚴禁我站起來夾菜,覺得不雅。可問題是,她也從不給我夾菜。搞得每次吃了就跟沒吃一樣。所以,後來我就乾脆戒掉了華人愛吃酒席的習俗。

    民主社會,短褲都包不住屁股了,想穿什麼穿什麼唄。

    補充一點:漢服一般都是寬袍長袖,但在當時這種穿戴只限於士以上,普通老百姓穿窄袖短衣。因為寬袍長袖幹不了農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退伍復學,今天是來到學校的第一天感覺好不適應,上課聽不懂和同學又不熟,應該怎麼辦,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