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人JAY

    筆者認為,真正做過相應的歷史研究的學者,是不會將“陳下之戰”與“垓下之戰”混為一談的。這是兩次完全獨立於彼此的戰役。

    “陳下之戰”是楚漢議和成功後,漢王劉邦在謀士張良與陳平的勸說下,公然撕毀停戰協定,對撤退的楚軍,悍然發動猛烈攻擊的戰爭。

    此戰的主戰場——陳縣曾是楚國的國都,戰時是楚軍極為重要的戰略基地,常年有重兵把守。 在這一戰中,因齊王韓信和魏國彭越的軍隊未能及時匯合,劉邦不得不自己對抗楚軍,結果漢軍大敗。

    此時,劉邦深刻意識到自己絕不是項羽的對手。 劉邦在付出一定代價,成功說服了韓信和彭越率領本部兵馬出戰。

    參戰後韓信大軍南下,攻克楚國多城,彭越也迅速南下,於陳縣地區與劉邦三軍會師,對陳縣形成了巨大的包圍圈。 項羽在多方威脅之下,不敵漢軍,敗走垓下。“陳下之戰”以項羽失敗而告終。該戰幾乎耗盡了項羽除主力精銳外的所有軍隊,將楚軍往滅亡的懸崖上又推進了一步。

    垓下戰場,多說位於安徽靈璧縣東南。

    “垓下之戰”是項羽撤退到垓下,決定畢其功於一役,與漢軍展開決戰的一場戰鬥。

    項羽在寬闊的平野上擺軍佈陣,選擇自己所向無敵的野戰方式,逼迫漢軍交戰。

    這一役,劉邦將三軍指揮權全權交給韓信,因為經過彭城之戰和陳下之戰,他已意識到自己並非項羽的對手,索性安心做個將將之人,將將兵之任暫且交給韓信。

    決戰開始了,楚軍前軍在鍾離昧的統領之下,所向披靡,直插敵陣。

    項羽看到楚軍優勝的情況出現,迅速率領中軍支援前軍,意欲擴大戰果。

    然而,這一切都是韓信的計謀,在那敗退的漢軍後方出現了對列整齊的弓弩陣。 一番掃射之後,漢軍後方及左右側的所有軍隊,對陣型變得散亂的楚軍進行了包圍與蠶食。頓時,整片戰場屍血橫飛,戰馬悲鳴。

    此戰十分壯烈與殘酷,楚軍幾乎全軍覆沒。史書記載,十萬楚軍將士,戰死者八萬。

    “垓下之戰”後項羽意志已被消磨殆盡,最後於烏江自刎,了卻了西楚霸王波瀾壯闊的一生。

    垓下之戰後,人間少了一人傑,地獄多了一鬼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不把航母的飛機跑道設計成圓形的,便於飛機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