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很多,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和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了。
不過,唐詩中最經典的元宵詩,則是蘇味道 的這一首《正月十五夜》,巧合的是,蘇味首可是咱們最可愛的文人蘇軾的先祖。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是武則天時期的人,官至唐朝宰相,但是處事不怎麼樣,怕得罪人,模稜兩可,人稱「蘇模稜」。蘇味道善作五律,代表作就是這首《正月十五夜》,他與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崔融、李嶠四人並稱「文章四友」。蘇味道有一個兒子留在四川眉山,成為後來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的先祖。
《正月十五夜》是蘇味道在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寫的一首吟詠神都洛陽元宵夜盛況的古詩,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時,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觀燈者人山人海。文士數百人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 。然而,郭、崔二人所作,人們早已淡忘,唯有本篇傳誦不絕。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佳節的夜裡,到處張燈結綵,燈火輝煌,城門開啟鐵鎖。鐵鎖開: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線洛水南岸的裡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開啟,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駿馬馳過,暗塵揚起,明月初升,人們紛紛走上大街,欣賞花燈。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歌女們盛裝走上街道,邊走邊唱《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禁衛軍特許通宵歡慶,計時的更漏不要緊催天亮。
元宵佳節詩詞的名篇中,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雖然都描寫了元宵節的繁華熱鬧,但內裡卻有一股憂傷的情緒,只有蘇味道的這首《正月十五夜》,才襯我們現在的盛世元宵。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很多,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和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了。
不過,唐詩中最經典的元宵詩,則是蘇味道 的這一首《正月十五夜》,巧合的是,蘇味首可是咱們最可愛的文人蘇軾的先祖。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是武則天時期的人,官至唐朝宰相,但是處事不怎麼樣,怕得罪人,模稜兩可,人稱「蘇模稜」。蘇味道善作五律,代表作就是這首《正月十五夜》,他與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崔融、李嶠四人並稱「文章四友」。蘇味道有一個兒子留在四川眉山,成為後來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的先祖。
《正月十五夜》是蘇味道在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寫的一首吟詠神都洛陽元宵夜盛況的古詩,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時,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觀燈者人山人海。文士數百人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 。然而,郭、崔二人所作,人們早已淡忘,唯有本篇傳誦不絕。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佳節的夜裡,到處張燈結綵,燈火輝煌,城門開啟鐵鎖。鐵鎖開: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線洛水南岸的裡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開啟,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駿馬馳過,暗塵揚起,明月初升,人們紛紛走上大街,欣賞花燈。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歌女們盛裝走上街道,邊走邊唱《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禁衛軍特許通宵歡慶,計時的更漏不要緊催天亮。
元宵佳節詩詞的名篇中,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雖然都描寫了元宵節的繁華熱鬧,但內裡卻有一股憂傷的情緒,只有蘇味道的這首《正月十五夜》,才襯我們現在的盛世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