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u先生
-
2 # 火雲鞋神
秦國到了秦王嬴政時期,在除掉嫪毐呂不韋之後,嬴政是真正王權在握。公元前230年,秦國開啟了滅掉六國,一統天下的新篇章。
秦國本來的作戰計劃是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國,中取魏國,南取南韓,然後再進擊燕、楚、齊。可是,秦軍在肥和番吾兩地的作戰中,趙軍悍不畏死,與秦軍展開了血戰,秦軍傷亡慘重,死傷十五萬人,當然趙軍也遭到重創。
作戰計劃一開始,便碰到了趙國這樣難啃的硬骨頭,這是嬴政沒有預料到的,使他想到了原本秦昭王時期,范雎制定的遠交近攻戰略。
一方面秦國假意與距離較遠的國家主動示好,收買它們,使其麻痺,不會幫助被秦國攻擊的臨近國家。另一方面秦國對與其接壤的國家發動攻擊,各個擊破。這其中南韓正是離秦國最近也是最弱的鄰國。
公元前231年,南韓為了向秦王表示稱臣的忠心,主動獻出了南韓南陽,秦王嬴政接受了,並派遣內史騰去駐守,內史騰把南陽治理的非常好,很快便發展成為進攻南韓的前沿陣地。
公元前230年,內史騰突然帥軍南下渡過黃河,進攻南韓。南韓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很快南韓都城新鄭被攻破,韓王安也被俘虜,南韓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滅國了,成為了秦國的穎川郡。
接下來是魏國,魏國一滅掉,秦國就徹底把趙國和楚國分割開來,使他們不能聯合起來,這樣三晉其實已經唾手可得,而且秦國用的是不間斷連續作戰的方式,各國幾無還手之力,更無喘息之機,短短10年,秦始皇便陸續滅掉六國,實現了統一。
-
3 # 搖筆雲飛
客觀原因:
1.南韓國君韓恆王“疲秦政策”,謀劃一名間諜前往秦國,遊說秦君嬴政大修水利工程,以達到勞民傷財拖延秦國統一步伐,後來十年修建成鄭國渠,保證農業順利發展,避免水患乾涸之災,確保秦國戰爭後勤保障。
2.南韓是秦國出函谷關東進的戰略要地,南韓製作的軍努十分精良,此兵器在秦國統一六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主觀原因:
南韓實力是六國中最小的,國君不思進取,疲秦政策等於搬石頭砸自己腳。
回覆列表
1.南韓弱小
2.南韓地理位置關鍵,是秦國東進必經之地。
3.南韓的兵器是戰國時候重要產地 加上四戰之地,秦國滅韓後,可以很好扼守要地,進可攻退可守。
實際上南韓的軍事實力和人才都是不缺少的,自作孽不可活。多次和其他國家聯合過打過秦國,秦國也算是拔出了一個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