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心禪社
-
2 # 靜修禪齋
孔子在晚年的時候說了三句話,我認為是儒家的經典名句,可以說沒有之一:
“時也,命也!”
“慎始,善終!”
“盡人事,聽天命!”
也許你認為這是“宿命論”的名言,我認為恰恰相反……
命也就是時,這是一個人的時間座標,這個座標你可以去選擇嗎?
不能,你出生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什麼樣的家庭……這是沒有辦法選擇的,這就是“命”,這就是“時”……
但是,有一個座標是你可以去選擇的,那就是“空”,即“空間”。這是你可以去拓展的的,空間的維度你能拓展到多大、多深、多遠,這取決於你盡了多少“人事”……
也就是說,“命”的因素你沒有辦法掌控,但是“盡人事”是你最需要去做的,這是給你掌控的因素!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把握掌控這個“盡人事”呢?或者說怎麼樣盡人事呢?才有你想要的或接近成功的人生呢?
明確的告訴你……那就是“慎始,善終”……
“慎始”就是在開始之前好好的謀劃,估算好自己的方方面面,明白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有了什麼?也就回到本源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我什麼時候開始?這裡的“時”是你可以掌控的,這個掌控,你要“慎”,即慎重、謹慎……
“善終”又是什麼說法呢?
既然想好開始了,那就不要輕言放棄,盡心盡力,不是說我“盡力了……”,而是要“全力以赴……”只有全力以赴了,才能說“盡人事”……也只有這樣子,才有“善終”……
所謂的成功也許就是“善終”,但是,成功絕對不是“善終”的全部……
“善終”應該是一種充實,應該是一種盡人事後對結果的坦然,更應該是一種人的良知……
“慎始”這是把握能把握的“時也”,“盡人事”就是把握過程,“聽天命”是一種境界,那就是“善終”!
總之,領悟孔子的這三句話,沒有不圓滿的人生……這就是經典中的經典的原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高度概括了儒家精神最重要的三要素:仁(君子),勇(自強),智(厚德)。仁勇智俱全則會產生信,進而形成禮。可惜後世為將儒學變為馭民工具,將勇去掉了,變為仁義禮智信,實際上義是包含在仁中的!雖然誤讀儒家精神,但這句話卻一直深深地印刻在中華民族的骨髓中,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鑄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