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耑廬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抄兩則前人有關學書字型大小的論述。

    明朝書法家豐坊在《童學書程》中說:"學書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自八歲入小學,便學大字,以顏為法;十餘歲乃習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鐘王為法。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凡行書必先小而後大,欲其專法二王,不可遽放也。"

    清代乾隆時期書畫家蔣和在其《書法正宗》中說"初學先宜大字,勿遽作小楷;從小楷入手者,以後作書皆無骨力。蓋小楷之妙,筆筆要有意有力,一時豈能遽到。故宜先從徑寸以外之字,盡力送足,使筆筆皆有準繩,乃可以次收小。古人先於點畫及偏旁研究習熟,然後結字。"

    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中也講到:"作字宜從何始?宜從大字始。"

    一般說來,一寸以下者為小字,一寸至二寸見方者為中字,大於二寸者為大字。初學者先從三寸(十公分左右)大字入手,學習基本筆法和字形結構,然後於一至二寸中楷(五公分左右)下足功夫,方能小大隨意,收放自如。因為中等大小的字型,起止轉折,筆意分明,初學者容易體會領悟。二是小字偏於用指,大字偏於用肘,唯中字指、腕、肘三者沒有偏重,均可得到鍛鍊。三是小字寫久了,容易形成緊縮而不開展的毛病;大字寫久了,又容易養成鬆散而不嚴格的習慣。四是寫中字者腕活,腕活上可以帶肘,下可以導指,使轉隨意,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專攻大字或小字。

    相對來說小字容易讓人看出功夫。全幅章法行款整齊,易於操作。展館中動輒六尺、八尺的大尺幅十分耗費精力,功夫不到者難以一氣呵成,多是小塊拼接的。而在評委和觀眾看來,還是一整幅,容易博得青睞和認可,故小楷精到者相對容易入展。但是小楷練到家了,入展了,還得回過頭來學大字。因為大字比小字實用得多,小字宜於案頭觀賞,大字遠觀近玩均可。這時候再習大字,就會受寫小字的習慣影響,容易小氣、緊縮、放不開。其難度比從大字入手,練好中字,再習小字要難得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商言究竟有沒有喜歡過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