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性情中人剪輯
-
2 # 東波背書
電影本身是傳遞一種文化,或者說是把一個故事演義出來,而電影的主體應該是文化本身故事本身,其他的都是陪襯,所以演員靠演義放大故事的光芒,掩蓋道具和科技粗糙,普通戲曲,在戲曲的舞臺上,一節竹棍就是一匹馬,臺下的觀眾知道竹棍是馬就行了,沒人會說怎麼不真的騎馬。
還有就是資本綁架,現在很多電影演員都有過被資本綁架的經歷,想做一部好電影考驗著每一個導演演員,資本的意義就是回報,如果說你一部電影十年才能回報就沒有資本願意投資了。
好萊塢電影《埃及豔后》拍攝十多年,導演都換了,投資4500萬美元,1963年的4500萬美元,放在現在少說也有五個億,差點拖垮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沒有放棄的原因就是,要做一部好電,而不是要做一部賺錢的電影。
首先,那些成為經典的電影並不是刻意地壓低成本、製作簡陋,只是跟現在的動輒投入幾個億,各種高科技都能配上的實際情況不同,甚至國情都不一樣,相比之下顯得簡陋而已,而當年在拍攝製作的時候也已經是儘量做到最好了;
其次,那些成為經典的電影之所以成為了經典是因為抓住了電影的魂,演電影演電影其魂就是一個“演”字,演員演好了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再遇到一個好的劇本就成功了八九成,再加上配樂、細節什麼的就可以成為經典。
說穿了也就是經典電影最重要的是演員的演技和故事的情節(也就是劇本),確實好的劇本不是經常會有,也可以說很少,但演員的演技是可以一直保持著的,時刻準備著與好劇本的美妙邂逅,那時的演員十分敬業,對自己要求也非常高,即使是跑龍套時當看完厚厚的劇本發現只有一句對白,甚至沒有對白只有一個鏡頭時也會花很長時間去揣摩,一個動作和甚至一個眼神都要自己先練個幾百上千遍,所以有時看老片即使是室內劇,看似就倆人在那嘮嗑,都感覺很好看,很經典。而現在的電影總體來說過於注重商業因素,對演員演技方面反而不那麼重視,商業化太濃的電影可能會賺很多錢,但多數卻很難成為經典,影片在影院下架了也就在影迷心中下架了,而真正的電影迷可能雖然也會去電影院看新上映的電影,但更多的時候是在家裡利用各種資源去尋找那些經典的老電影來欣賞,無論年代多麼久遠,無論成本多麼低廉,無論拍攝多麼簡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