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三多多多
-
2 # 隆都人攝影分享
首先高感是面對拍攝需求而定的不同環境需要的自然不同,比方你想類似m31,珊瑚星雲這類深空天體,你手頭沒有赤道儀,有一個500左右的焦段的大光圈定焦鏡頭,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高感然後再多張疊加進行降噪啦,
當然,一般人都會選用的是天文望遠鏡加赤道儀啦 ,畢竟那種鏡頭太貴了
-
3 # 覆水難收77313204
有時候能拍到就行,不在乎什麼噪點之類的。需求不一樣,1600是大部分單反可以保持比較好照片純淨度的分界線而已。而且現在很多相機都3200可用了
-
4 # 洛陽艾農
讚賞黃三多多多先生的觀點,真的很搞笑。你要真的想搞攝影,就要首先學習好有關相機與攝影的基本理論,如是你提出的問題一定不會是邏輯不同的。
這裡聊一聊iso的相關問題。iso即感光度,這是數碼相機的一大進步,方便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攝影。控制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感光度。在光圈不變的條件下,iso每上升一檔,快門也隨之加快一檔,反之亦然。即感光度越高,快門速度越高,它們是正比例關係。那麼感光度是否越高越好呢?當然不是。感光度的高低是服務於拍攝體彩需要的。但凡藝術攝影首先追求的是圖片質量。感光度與圖片質量成反比例關係。即感光度越高,圖片質量越低。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感光度的靈敏性與輸入感應器的電流大小有關,高感光度靠的是輸入感應器電流的加大,所以就產生更多的熱噪,噪點則會極大的影響圖片質量。這就是選擇相機為什麼會選擇高感好的,除了紀實、新聞等之外,拍攝風光、花卉、人像就要選擇光線條件好的時段,或者用三腳架拍慢門,儘量避免用高感光度的原因。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拍攝星空、星軌等就要用較高的感光度,以獲得更加明亮的星光。當然高感光度也不是一無是處。有時候為了拍攝粗顆粒,專門使用高感拍攝。
你這個問題很搞笑啊,單反不是相機嗎?
另外單反你可以上到2w的感光度啊,只要出現的噪點你能接受。
你說的如果是手機相機的話,那很簡單,拿ipx來說,快門速度最慢是1/3,而且基本在自動拍攝情況下根本達不到這個速度,而光圈更是固定的,那麼遇上弱光的情況下只能是提高感光度,而最高感光度只有2000左右。
而單反來說,基本會首先控制iso在1600,至少2000以內,但是這也是老的經驗了,在個人日常使用來說,3200完全可以接受。然後光圈和快門控制。
不過據說華為的攝像頭已經可以到10s以上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