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歲慕道
-
2 # 布瓜娛樂
有人說周星馳的電影只是純粹為了娛樂觀眾而搞笑,毫無內涵可言。
但如果你反覆觀看,仔細體會的話,你就會發現周星馳的電影中總會有底層人的生活細節,甚至蘊含著很多大道理。
然而周星馳電影其實分幾個時期,早期當然就是周星馳以“演員”的身份參演,整部作品都是導演說的算。
中期,周星馳為主創和主演,也就是和導演共同創作,更多的加入到電影的創作當中。
後期,周星馳自導自演,或者純粹的導演不參演,這個時期他的電影完全他一個人說得算。
其他演員,大咖級別如成龍,雖然現在可以自主選擇參演的電影,但仍依賴於編劇和導演。
其實早中期的電影,周星馳也一直插手創作,而且逐漸參與幕後創作越來越多,例如《92家有喜事》劇本就必須經過周星馳過目才能用,《武狀元蘇乞兒》的導演陳嘉上說過,周星馳在創作上給他很大幫助。
樓主說的小玩笑和大悲哀,正好符合周星馳擅長的悲喜劇風格,如果說舉例子,估計是舉不完的。
比如說《破壞之王》電影中群老頭大喊“我愛黎明”這個梗,源自有一年評選最佳歌手,當時黎明最紅、呼聲最高。
但卻傳出內定是劉德華,結果兩邊粉絲對罵、開打,場面一度弄得很尷尬。
最後金庸出面頒獎才壓制住,把獎頒給了張學友,所以《破壞之王》中,張學友本人也客串,也算是一種調侃。
至於悲,值得反覆推敲的經典梗就更多了,正如你所說的《唐伯虎點秋香》,最後娶到手的秋香卻不如之前想象的那般完美。
這世界上所有最偉大的喜劇,其核心,都是悲劇。
周星馳也正是把這種悲喜劇建立在他對小人物深入骨髓的觀察上,無論他是什麼職業什麼身份,他的表演總能使那個角色變得親切,不膈應,歡笑的背後,有時候還能有所深思。
這個問題問得好無厘頭,玩笑開得太大,偶回答不了。
我感到被題主深深的傷害,真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既然這樣,只好強顏歡笑,以便讓生活沒有看上去的那麼苦一些。
最後一句,陸游的詩:
樽前做劇君莫笑,
我死諸君思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