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原油、煉油和天然氣生產大國。原油產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約佔世界產量的4.7%,自2010年以來原油產量連續穩定在兩億噸以上。原油加工量超過6億噸以上,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天然氣產量世界排名第六,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8%,2018年天然氣產量達到1515億立方米。
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打響,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能源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清潔能源的使用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睞和重視。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理所當然能源轉型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要打好藍天保衛戰,就必須認識到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實施以氣代煤,以氣代油,積極探索新模式下的能源發展,儘快實現能源轉型。
能源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動力和血脈,中國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據能源科研部門測算,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燃燒值接近於一億噸石油,還相當於國內煤炭1.33億噸。如果採取低溫熱解法,將9億噸煤提取出天然氣和油小分子,可抵一億噸左右的石油或天然氣,這就為能源轉型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同時,從頁岩氣到可燃冰,再到乾熱巖,中國的非常規能源發展獲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在能源轉型方面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大跨步。
作為石油央企如何把握能源轉型的後發優勢呢?
一是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迅速,鋰離子電池技術和制氫、儲氫技術正進行一場偉大變革,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人力和財力。二是中國的天然氣產出與消費有很大的差距,每年都要進口幾百億立方米,那麼就要加快天然氣進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船舶建造。加強中國天然氣特別是頁岩氣的勘探開發和海洋可燃冰的勘探開採,加快煤制天然氣的高效利用。
目前中國有煉油企業240多家,除少數煉油廠的規模達到2000萬噸以上,大部分煉油廠的平均年產規模為308萬噸,遠低於742萬噸的世界平均水平。同時這些煉油企業在格局分佈中,中石化佔34.5%,中石油佔25%,中海油佔5.1%,延長石油、中化、中國兵器、地煉、外煉合佔總產能的34.8%。而2017年現有煉油能力達到7.48億噸,實際上煉油廠的開工率只有83%,每年至少還有一億噸的產能過剩。
石油央企如果將這些煉油規模小於308萬噸/年的小油煉關停並轉,用於天然氣的開發和鋰電池技術的提升,那麼其後發優勢是難以估量的,能源工業無論在傳統能源技術升級和新能源技術突破上,將會迎來偉大的歷史變革。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原油、煉油和天然氣生產大國。原油產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約佔世界產量的4.7%,自2010年以來原油產量連續穩定在兩億噸以上。原油加工量超過6億噸以上,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天然氣產量世界排名第六,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8%,2018年天然氣產量達到1515億立方米。
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打響,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能源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清潔能源的使用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睞和重視。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理所當然能源轉型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要打好藍天保衛戰,就必須認識到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實施以氣代煤,以氣代油,積極探索新模式下的能源發展,儘快實現能源轉型。
能源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動力和血脈,中國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據能源科研部門測算,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燃燒值接近於一億噸石油,還相當於國內煤炭1.33億噸。如果採取低溫熱解法,將9億噸煤提取出天然氣和油小分子,可抵一億噸左右的石油或天然氣,這就為能源轉型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同時,從頁岩氣到可燃冰,再到乾熱巖,中國的非常規能源發展獲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在能源轉型方面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大跨步。
作為石油央企如何把握能源轉型的後發優勢呢?
一是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迅速,鋰離子電池技術和制氫、儲氫技術正進行一場偉大變革,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人力和財力。二是中國的天然氣產出與消費有很大的差距,每年都要進口幾百億立方米,那麼就要加快天然氣進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船舶建造。加強中國天然氣特別是頁岩氣的勘探開發和海洋可燃冰的勘探開採,加快煤制天然氣的高效利用。
目前中國有煉油企業240多家,除少數煉油廠的規模達到2000萬噸以上,大部分煉油廠的平均年產規模為308萬噸,遠低於742萬噸的世界平均水平。同時這些煉油企業在格局分佈中,中石化佔34.5%,中石油佔25%,中海油佔5.1%,延長石油、中化、中國兵器、地煉、外煉合佔總產能的34.8%。而2017年現有煉油能力達到7.48億噸,實際上煉油廠的開工率只有83%,每年至少還有一億噸的產能過剩。
石油央企如果將這些煉油規模小於308萬噸/年的小油煉關停並轉,用於天然氣的開發和鋰電池技術的提升,那麼其後發優勢是難以估量的,能源工業無論在傳統能源技術升級和新能源技術突破上,將會迎來偉大的歷史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