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希望是真的 很希望諸葛亮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和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但是諸葛亮並不墨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諸葛亮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成為後世的楷模。   中國千百年來將諸葛亮描繪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連續發射10箭;製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發明“孔明燈”。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字裡行間透露出諸葛亮時刻不忘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這也導致了他“出師未捷身先死”。可惜,天妒英才

  • 2 # 一楊直賀畫楓婉

    諸葛亮實有其人,他所作的《出師表》是高中語文的重點篇章。看陳壽《三國志》、范曄《後漢書》這兩本史書,這兩本記載的是比較真實的諸葛亮。 羅貫中《三國演義》是把三國藝術化處理的章回體小說,諸葛亮其實可以說既是一個歷史人物,也是一個小說人物。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真實三國曆史上的政治軍事才能。《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不過歷史上確實有諸葛亮這個人物。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的智慧,他的忠誠,他的真誠、勤勉、開明、智慧,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力量,有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蘊。而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於事業心的品質更為世人所敬仰。然懷絕世之才的他卻終身未能完先帝遺囑而含恨死去,不能不讓人為之惋惜,傷感,雖事業未果,但他為了實現目標的個意志力量和人格理想令後世敬仰,催人奮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工跟包工頭工作,無工作合同還被欠薪,如何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