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純傑的心wjzy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淺談一下儒學所經歷的一些事:在先秦時期,儒家是最具影響的學派之一,但在秦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後,因“焚書坑儒”事件,使正統的儒家思想基本消失殆盡!在後來的漢武帝時期,其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上推行了“推恩令”,在思想上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一躍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學派,沒有之一,並一直延續至今。

    我讀這本書還是有次老師上課時提起了一下,說有點意思,然後我就去買了試試看,還真的可以!(迴歸主題了!^O^)

    我們不管讀書還是跨入社會,任何事都需要經歷實踐,正如馬克思主義中所寫的那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在《論語別釋》的開篇,南懷瑾老先生就寫到“今古學術知見,大概都是時代刺激的反映,社會病態的悲鳴,而振衰補弊,改變歷史,端賴實踐從事工作者的努力。”道出了實踐的重要性。

    又如南老對“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的理解也不同於傳統的理解,他認為:做人要自尊自愛自信,知識才能學以致用,並且要忠誠守信,對待朋友要真誠,沒有人會不如另一個人。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聖子的“仁”,是在道德層面對世人提出的一種要求,主張謙卑、敦厚、仁慈。南老認為“仁”是人如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要注意對個人的修養、提高思想素質、努力追求“仁”之境界。

    如果說《論語》中的孔子是個淵博學者、可敬導師、謙謙君子,那麼《論語別釋》中的孔子則是一個穿梭於亂世、特立獨行的性情中人!

    對此,有些人覺得《論語別釋》可以當做故事來讀,但不能用作學習和研究的參考文獻。但我覺得這部著作挺好的!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和你一樣,因為,各有所思。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2 # 王漢

    孔丘之後,多人從不同方面理解看待他的思想。時,利,人都變了,語境也變了。用今人想法話說一下無仿哦。有道是智慧,缺一境界是凡人。未必只是存天理,滅人慾哦。能獨立思考就行。我們回不到春秋那時了。

  • 3 # 使用者5604603600976

    周和比的解讀,南師是對的!

    古字的考據興於漢,延於建國初,其中大家者有眾所熟悉的名者如郭沫若等。但有一句話希望你能瞭解,上下千餘年來讀遍大藏經、四庫全書者唯南師一人而。在經典的文字功夫上,民國一眾大咖鮮有出其右者。尤以胡適先生為例,雖然南師叱其新文化運動為“瞎胡鬧”,但胡先生卻甘心為南師的國學著述搖旌吶喊。瞭解這些後,再看看你所認知的國學知識到底有多可靠,說實話,你的老師都還沒到家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說唱歌曲都是一段說唱再加上一段一首名曲的副歌部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