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爺52531816
-
2 # 胡來2846156
從小來說我這裡的老師都是用方言教的。感覺效果也不錯,當然也遇到了不少說普通話的老師。尤其是上大學後。其實我覺得用方言和用普通話教學沒什麼區別。但是有一種老師是很讓人不能容忍。就是那種普通話,說的很不好,帶嚴重鄉音的老師。雖然會鬧出不少笑話,最近某個問題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很多時候因為聽不懂,或者是要慢慢理解,造成的學習障礙,這是無法挽救的損失。
儘管如此。我個人還是認為在當地用當地的方言教書沒什麼問題。這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就像法律上對鄉規民約的規定,存在既是合理,你要改變的話,要花的成本會相對的很高。有沒有必要改變要看社會的發展。絕不能某些人一拍腦袋就要改變這些習慣。
-
3 # 老邵談商業模式
老師是教書育人的,但是老師教書育人的方式就是用口傳達。現在很多學校,尤其是鄉下的一些學校裡面,有些老師還在用方言教學。這主要由於這些老師有可能年齡比較大,然後一直用方言教學,一時半會也改不過來,普通話也不是特別的標準。但是我覺得用方言教學是肯定不對的,因為不一定每一個學校裡面的孩子都是本地的孩子,有可能本地的孩子也不能完完全全聽懂老師的一些古老的方言。有些時候孩子學到一些都是基本的方言,再更深一步的方言有可能就聽不懂了。如果老師上課一直用方言的話,這樣學生有可能記憶就不是特別的強,也不可能一時半會聽懂。因為上課學生聽講的話,注意力是很集中的,然後這個時候他們聽到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還要將方言轉化成普通話的翻譯形式,這樣的話會大大的減少孩子們的注意力。所以用這種方言講課的形式對孩子上課聽講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孩子們有很多是外地孩子這樣的話,他們的學習成績是跟不上的。所以我覺得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用普通話講,不然的話會影響到孩子們的學習。
這就是怎麼看了,語文課用普通話上課是應該的。其他課程沒必要一定用普通話吧。說到唐詩宋詞時方言可能更準確些吧。方言是文化多樣性的產物,正由於有了方言才有漢文化的“多樣性”,而強行推行普通話,早晚會初人民(對了,這裡應該用“老百姓”好些。)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