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者無疆風清揚

    可以肯定的說即便是張飛活著,劉備集團發動的“夷陵之戰”結局也不會改變,戰爭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張飛並不能力挽狂瀾。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

    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敗走麥城,不僅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而且丟失了劉備集團重要的戰略要地荊州。劉備集團拓展地盤的勢力被遏制,蜀漢只剩下益洲和漢中,劉備集團被壓縮在益洲,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策略就成為了泡影,劉備如果向外拓展就必須拿下荊州。

    221年,劉備集團打著為關羽報仇的藉口,傾全國之力發動了“夷陵之戰”。

    戰前,劉備命令守閬中的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在涪陵匯合,但張飛脾氣暴躁,還沒有出發就被部將張達、範疆刺殺,張飛出師未捷身先死。

    如果張飛不死,應該是劉備集團的先鋒打頭陣。但沒有了張飛的蜀漢集團以馮習、張南、吳班為先鋒,剛開始進攻孫權就勢如破竹,勇不可當,大破吳軍前來迎戰的部隊。孫權幾次請求講和,劉備都不同意。無奈之下的孫權只能被迫應戰,派陸遜為前線總指揮,率領軍隊奮起反擊。

    危難之中上任的陸遜經過細緻的觀察分析,認為劉備遠道而來,求勝心切,吳軍應該避免同劉備正面接觸,避其鋒芒。陸遜採取了誘敵深入的辦法,主動給劉備示弱,伺機破敵。

    兩軍相持七、八個月以後,等待同吳軍決戰的蜀軍已經漸漸疲憊,劉備無可奈可,再加上江南的天氣炎熱,蜀軍只能放棄戰船上岸,在夷陵地區長達百公里的崎嶇山區紮下營寨,和吳軍對峙。

    陸遜認為戰機來了,命令吳軍全力反擊,趁天氣炎熱,用火燒劉備軍營的辦法,大破劉備,劉備驟不及防,蜀軍全線崩潰,被斬殺幾萬人,劉備幾乎被擒,只是帶領少部分人狼狽的逃回了白帝城。

    劉備集團發動“夷陵之戰”的慘敗是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劉備深入吳境二百多里,供應困難,吳軍的示弱也讓劉備放鬆了警惕。《三國志。文帝紀》記載:初,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據敵乎?”連曹丕都看出來劉備用兵犯了兵家大忌。所以,劉備集團的失敗並不是一個猛張飛所能挽救敗局的。

    劉備創業初期,劉關張三人在一起都被別人打得落荒而逃,如今,“夷陵之戰”中僅僅憑一個張飛就能取勝顯然是不靠譜的。

    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除了天時地利人和,將帥的臨場指揮和謀略缺一不可。楚霸王力能扛鼎,天下無敵,逃不脫韓信的十面埋伏,自刎烏江。猛張飛據水斷橋,曾經嚇退百萬曹兵,最終還是無法阻止曹操佔據荊州,一人之力的勇猛也只能佔據區域性戰場的小勝,但最終也改變不了戰場的大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群聚會有人喝酒死了,群主要負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