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彈球小姐Lydia

    首先Vine當時並不是被Insgram分流的,而是被snapchat.

    Vine並不是國外短影片領域裡最早起家的,在它前面風光一時無兩的Viddy,比它更早在短影片領域裡試水,只是如今江湖上早已沒人提Viddy了,真是殘酷。

    在短影片的歷史程序裡,人們更願意把Vine稱為短影片的鼻祖。

    根據維基百科顯示,Vine在2012年6月由唐姆·霍夫曼和羅斯·優素普夫創立。2012年10月被Twitter收購[3]。2013年1月24日,Vine登陸蘋果iOS平臺,幾個月後,Vine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影片分享應用[6]。2013年4月9日,Vine在App Store成為當日下載次數最多的免費軟體[7]。BBC用“令人目瞪口呆的”來形容Vine,並表示不僅是廣告機構,而且定格動畫業也注意到了Vine的潛在價值[9]。

    Vine 究竟是怎樣一個神奇的短影片網頁呢?任意使用者登陸之後,都可以毫無門檻地看到一個個僅僅6秒鐘就完成的短影片欄目,內容時而搞怪,時而神秘,時而溫馨,時而腦洞大開。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就是我們熟悉的抖音呢?

    儘管它們二者有著非常多的迥異,從UI到產品理念,但是不得不說Vine的風靡,讓日後的短影片平臺都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前言裡提到的男巫zack就是Vine的最大寵兒。抖音上的知名剪輯大神“黑臉V”的前輩,就是這位男巫zack。

    然而,Vine在襁褓中的時候(內測階段)就被Twitter收購了,憑藉Twitter強大的平臺優勢,Vine迅速成為當時最火的短影片行業巨頭之一。如果Twitter就是國內的微博的話,那麼Vine就和當年與微博高度繫結的小咖秀如出一轍。

    當然,下場也令人驚歎地一致。

    正在Vine如日中天時,2013年6月,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在當年6月推出了自己的短影片服務。當然YouTube和snapchat也不會袖手旁觀,紛紛入局。一時間平臺競爭激烈,使用者不夠用了。

    在美國年輕人群中,至少有65%的人使用snapchat,於是當它也推出短影片業務時,使用者不用再切換軟體,被社交關係高度粘在了snapchat內,於是Vine的使用者被極大地分流。

    而面對使用者數的極度下滑,平臺運營似乎束手無策,並沒有什麼有效措施積極自救,只是任其發展。最終,Twitter在Vine誕生四年後,關閉了Vine業務,只是保留了網站和資料,以供使用者下載影片或者查詢歷史痕跡。

    要抵禦snapchat,就必須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系統,很顯然,vine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男人會拋妻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