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蒲公英的第七章
-
2 # 極簡情感
為啥作業不是家長就是老師的責任,而不能是孩子自己的責任呢。
溫故而知新,上完課,寫作業,對於課程的複習,這個本來是沒有錯的,但後來因為作業做到十一點,家長輔導作業直接跳樓等現象,反而使作業這個本身沒有問題的事情變得問題了。
誰之過呢。
孩子為啥不對他自己的作業負責呢。
我記得每天接孩子放學,一堆家長問作業內容,那孩子幹嘛呢。
孩子要做的事情不是每天好好聽課,回家好好溫習寫作業麼。如果說一個班的孩子作業都要寫到11點,那我覺得是學校的責任,那如果大部分孩子都準時完成睡覺,那我覺得就是個別孩子的問題。
勸那些家長們,與其在這很煩孩子作業的問題,不如認真反省一下,為何我家孩子如此,認真給孩子定個家規,你倆的規則都行。
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他的責任,是孩子這輩子學到的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
3 # 勝合堂
確實是老師的責任。別把老師的責任給家長!現在的老師空有教師資格證,卻完全沒有成為教師的資格!別說有師德了就是教學都不合格!
何為作業?其實是老師為了讓學生鞏固掌握當天課堂上老師所授之的教學內容,也是老師通過作業瞭解學生是否掌握自己課堂所授,學生掌握的知識情況,為下一節課的授課內容做準備,如已過關則開授新課,反之則證明上一節課是不成功的,需重新幫助學生鞏固理解才能開授新知識,如果作業家長都改正了,你作為老師又如何瞭解你的學生們是否掌握呢?如果家長教會了學生還好,反之老師以為學生都學會了,那樣舊知識未掌握新知識又來,如此惡性迴圈造成大批中下水平的學生根本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結果很多學生越來越聽不懂,越來越無心學習,這表面上是學生及家長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老師自己做成的。這就是以前每年都有留級生之原因,因為他們由於各種原因巳緊不上整班的節奏了。
其實一堂課的內容就是溫故知新的過程,鞏固舊知識主要針對所謂的差生(中上層的學生已掌握),再開授新的知識點,通過堂上練習讓學生掌握新知識,老師再有針對性講解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㤐,最後是堂上作業,優秀教師到此他的大部份學都已學會。所以他們的課外作業其實是不多的,都在課堂上都問題解決了,那還需要學生做太多的課外作業嗎?讓他們迴歸本性多玩多參加戶外運動,或幫助家長做家務,這樣下一節課他們才能集中精力學新的知識。
所以讓學生迴歸少年兒童應該有的童真,讓教師迴歸輕鬆的教師育人上,教育的改革任重道遠!先從師資力量做起,再到家長的觀念入手,別被不斷的補課和補習班壓垮我們的兒女,壓幹家長的錢包。
-
4 # 蓮兒老師
前半句認同,有些作業,別說是家長,老師和學校都頭疼,只能說是中國特色吧。
後半句,有些無語了。作業是老師的責任?不知哪位大神出此語言,看來得普及一下常識了。
01 分析錯誤之源
“作業是老師的責任”,其實折射出的一個含義:教育,是老師的事,自己能推就推——正是那些懶惰的家長,逃避自己職責的一個表現。
這樣的家長,與班裡那些學困生如出一轍:作業是老師的任務,只要寫完就行,好壞無所謂。於是,敷衍、拖拉甚至逃避。結果,對學習的錯誤態度的苦果,只能自己嚥下。
02探究作業的目的
老師佈置作業,是為了讓學生鞏固和深化當天所學的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的真正掌握,要經歷學習、學得、習得三個過程,作業就是深化“習得”;另一方面,讓家長督促家庭作業,還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的狀態和效果,因此,它其實是家校溝通的一種隱含的方式。
批改作業,是學校里老師們的重要工作之一,通過批改,瞭解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並查漏補缺,做出相應的教學補救。
批改作業,同時也是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一個重要視窗,從中你可以瞭解孩子白天的在校學習狀態,重難點有否掌握,課堂上是否專注等等。
03
優生家長這樣做
1. 不會去和老師計較、推諉,因為他們深知,教育好孩子是首要的,只有與學校、老師齊心協力,教育的合力才會更大,孩子成長才會更快、更好。
2. 作業必須關注和批改,哪怕老師沒有這一要求。“批改”是為了將來的“不批改”,為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和作業習慣,包括檢查作業的習慣,養成自律、自信的性格,這才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總結語:陪伴孩子作業,批改作業,並非家長的長期工作,而是階段性的。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的長大,家長的捲入只會越來越少。所以,要抓住小學低年級最關鍵的這兩三年,積極參與,講究方法,打好學習和成長的堅實基礎。
-
5 # 夜雨如書
何為形式主義作業?
簡單總結就是那種重形式輕內容,重結果輕過程的課外作業,這種作業更多的需要家長幫助孩子來完成,甚至完成的主力就是家長。
類似讓孩子畫思維導圖、製作幻燈片、拍主題短視訊、做“優質”手抄報等等。大部分孩子都很難獨立完成,即便完成了也有可能達不到老師要求的“優質”標準。於是乎,孩子的作業便成了家長們的作業,然而,很多東西家長們也不會,還得臨時抱佛腳,為幫孩子完成作業,常常忙得焦頭爛額。於是,便有了“形式主義作業”逼瘋家長的調侃。
客觀地講,這些看似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形式主義作業”已經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拿最常見的“手抄報”來講,本來可以鍛鍊學生們收集資料、過濾資訊、排版設計、擴散思維等等能力。可是老師偏偏跳過了更重要的製作過程,反而給出了“優質”的評判標準,這就讓很多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現實是,一些被當做“優質模板”展覽的手抄報,並不是學生一個人獨力完成的,甚至主要完成者是學生的家長。老師並不是不知道,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這樣一來,本該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來學知識卻變成了父母幫助學生裝樣子給別人看。長此以往,不僅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也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會習慣遇到問題就找父母幫忙。影響更甚的是,學生可能會把“弄虛作假”當做常態,最終得不償失。
如果沒有切實考慮各年齡段學生的智力增長速度,盲目引入所謂的先進教學技術,顯然是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類似畫思維導圖,真的適合小學生嗎?思維導圖本身的確是很有用的,但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講,他們中絕大部分應該是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即使是學生的家長們,也不是都能輕易掌握思維導圖的製作,而現實中一些家長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短時間內也無法幫孩子完成這種“形式主義作業”,真的會令人抓狂。
其實,在佈置作業這件事情上,老師比家長更強勢。因為家長相信老師更專業,就算心存疑惑也不敢當面反駁,大都是一邊嘟囔著,一邊幫孩子完成作業,而一些脾氣暴躁的家長免不了就會對孩子撒氣了。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形式主義作業”,類似的作業,可以讓學有餘力或者學有所長的學生自主選擇,但不應該向所有學生布置。
那麼,學生的作業到底是該家長把關,還是老師負責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明確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提到: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也就是說,學生的作業主要還是應該由學校老師負責。話說回來了,輔導孩子學習並不是單方面的,既需要學校老師的教育,也離不開家長的督促,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共同協作的。
如果細分一下,那麼家長主要負責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糾正孩子寫作業時的一些小毛病。例如,讓孩子端正坐姿、正確持筆、檢查孩子的作業整潔程度和完成度等等。至於遇到難題時,家長有能力輔導的可以及時幫孩子指導一下,如果弄不清對錯或者不知道怎樣講解的,就要標註一下,讓孩子去學校向老師請教了。
而老師的責任就是認真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從而瞭解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發現學生存在完不成作業,或者作業完成度很差的情況,可以及時向家長溝通了解,並“因人制宜”地提出建議。
簡而言之,對於學生的作業問題,老師應該負責對作業結果的批改和訂正,家長則要負責對學生寫作業的過程進行督促。
結束語:作業要輕形式重內容,貼近教育的初衷,貼合孩子們的能力。老師和家長要互相理解,溝通協作,擔負起各自的責任,履行好各自的義務,這樣才能把孩子們培養成才。
-
6 # 樟樹病人
所謂的形式主義作業大約指的是:網上答題、調查問卷、學會生存、傳統文化、紅色教育、傳統美德之類的。由於作業形式不同,很多需要家長配合完成。
這其中的確有很多是形式主義,比如,讓中低年級學生完成安全生產、掃黑除惡等網上答題,無差別要求所有學生去紅色基地旅遊,要求所有學生按照答案填寫調查問卷。關於這一點,老師也表示很無奈,上面要求的,不完成不準洗腳睡覺。
但是,也有一些是對學生成長有益的,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誠信、孝順等美德教育,要求孩子和父母玩講真話遊戲、幫父母洗腳啥的,當然,次數太多就成了形式,但是,初衷的確是好的,起碼第一次完成的時候,對學生有警示教育作用。
有一些則完全是之前傳統學校教育中所不具備的,比如,生存能力的日常培養,傳統文化的生活滲透,這些雖然暫時看起來不會提高分數,但是經年累月,是會對學生的人生帶來積極影響的。
所以,我覺得家長對待這些作業,首先理解一下老師的尷尬處境,其次理解一下孩子完成作業的本真要求,最後目光深遠地去偽存真,讓其中一些好的家庭作業,發揮應有的潛移默化地影響!
-
7 # 槿瑟無端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其實該不該陪孩子做作業不是中國家長的專屬難題,全世界不少國家都有這個煩惱。家長們也不是不願意陪孩子做作業,只是無數次的咆哮與無奈後,還會懷疑自己這麼陪到底有沒有效。
而形式主義的家庭作業更是害人不淺,到底是鍛鍊孩子還是折騰家長呢?
從根本上說,一方面不應該把原本由老師承擔的任務拋給家長,是家長變成半個老師,另一方面親子作業也不能讓家長越俎代庖,從而失去教育意義。更關鍵的是應最大程度減少成人視角的功利性評比,親子作業應該以兒童性個性化為主。
上海家長劉女士說。孩子二年級時,老師曾佈置了一個在內部掏空的雞蛋上繪畫的作業,孩子根本無從下手。按照網上的方法,家人先用牙籤在雞蛋上戳一個小洞,讓蛋液慢慢流出,再將蛋殼洗淨晾乾,開始打底稿,作畫,儘管小心翼翼,最後還是弄碎了三個雞蛋。孩子也急哭了。
作業評價標準只注重形式和結果,就會忽視孩子實際能力和參與過程。甚至容易異化成家長之間的競技和比拼,這不僅容易滋生孩子過度依賴互相攀比的心理,甚至促使一些話家長花錢找更專業的代寫代工,可見科學設定作業內容,合理設定評價標準,才能真正為家長減負,更達到家庭作業鞏固學習成果,提升綜合能力的目的。
-
8 # 名字Linda
首先我是家長。
其次,我來表明:需要家長把關作業的做法不是形式主義,作業確實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但不完全是老師的責任。
一:孩子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家校配合的過程。
以我的個人經驗,我覺得特別是小學的家校協作是相當重要的。
孩子懵懵懂懂進入小學,家長就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除了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的週末時間家長也給安排的滿滿的,唱歌跳舞畫畫彈琴口才班英語奧數無不見縫插針,但是在忙碌的身影被後,家長恰恰忘記了最主要的,其實是孩子本身的作業,以及有無注重孩子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有時候我總覺得在忙碌的背後是瞎忙,家長只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但根本不懂孩子的需求以及感受,本末倒置、顛三倒四,讓孩子失去了屬於自己的時間空間,以及真正意義上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一個學生如果把作業只是當任務完成,那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誠意,學習是需要複習預習以及自我挖掘內容,具有懷疑的精神,而作業恰恰是一種檢查學習任務的方式,但不是形式。家長如果足夠重視每天學習的完成,不僅僅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最主要的是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明日又是一個開端。
二:疫情的影響,網課的學習,給家長確實增添了很多煩惱與麻煩,但辦法總比牢騷多,全中國人民都面臨此項困惑,課還得上,學習還得繼續,日子還得照常。
網課的缺點就是無法和老師面對面交流,所以檢查孩子學習的任務就交給了家長,此時家長要毫無怨言的接下此項任務,並且真正的做到:急孩子所需,幫孩子所需,家長一旦認真,孩子就不會或者不敢馬虎,家長如果因為嫌麻煩或者不負責任,或者吐槽老師的形式主義,孩子就會覺得老師就是麻煩,就是事多,但你想到沒有,你的責任物件是你的孩子,有的孩子會在此期間一躍而上,也有的孩子會跌入深淵,孩子的前進與退步就在此刻,你還會有所怨言嗎?
-
9 # 旅途TLOU
一個孩子的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並且不能相互替代。在現行規章制度下,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比重越來越重要。確實讓不少家長感到壓力。
您說的家庭作業問題,就一定與家長有關了。現在老師沒有懲戒權,學生不寫作業,不學習,干擾課堂秩序,老師對此經常毫無辦法。批評,罰站,罰寫都是體罰,都是違法的,學生都可以拒絕接受。個別家長為此碰瓷老師,老師就更不敢管了。絕大多數家長都不會因此傷害老師,但是老師要面對數百位家長,而且執教生涯要面對很多屆學生。有一兩個家長傷害老師,老師就不敢再違法的管學生了。為了學生學習老師就會經常藉助家長的力量了。這就有了讓家長監督學生寫作業的事情。以前學生不完成作業,老師對學生罰站,罰寫,罰跑,找家長,甚至打罵都有。學生害怕老師,自然不好不寫作業,不敢不好好學習。現在時代變了,對教育,對老師的要求變了。老師沒有以前的地位和權威了。學生也沒有了以前的敬畏。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這也給家長帶來了不小的負擔。
-
10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孩子的教育,少不了父母”。
我們知道,對孩子起著重要監督作用的人物,他們同樣為了孩子辛苦付出著,他們用行動支援的老師的工作,這個人就是家長。
家長要定時翻看孩子的作業本。
看看老師批改的多不多、打多少分,如果錯誤多、分數差,就要幫助孩子查明原因、及時補救,家長還要看孩子的作業是否整潔,這是檢查孩子學習狀況的重要方法。
學習型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是共同成長,甚至相互影響的。
他們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響方式,如親子共讀,親子通訊,講述成長故事等。父母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一樣,是沒有止境的過程。父母的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而深刻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兩者應該是同盟軍的關係,因此,在孩子作業的問題上,家長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筆者覺得,對待孩子的作業,家長既不應該大包大攬,也不該當甩手掌櫃。
當然,學校不應該把家長作為教育孩子的附庸,給家長佈置各類作業,給家長增加不應該的負擔。但是,即便學校對家長不提出任何明確要求,家長也應該主動了解孩子日常作業的狀況,對孩子是否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要心知肚明。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作業狀況不聞不問,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現在,很多學校在佈置作業上有一定的彈性,有些彈性作業,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而且,現在也有不少學校在學生完成作業上有“到點不做”的規定,學生做作業做到一定時間還是無法完成的話,可以免做未完成的作業。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對自己孩子完成作業的能力要有客觀理性的認識,未完成作業是因為孩子拖拉,還是真的無法完成,家長心裡要有譜。如果孩子真的無法完成作業,家長應主動簽字,讓孩子“到點睡覺”。
筆者覺得,在孩子作業上,家長應該扮演“督促者”的角色。
比如對雙休日和節假日的作業,要對其總量有所瞭解,並過問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督促孩子及早完成作業。家長還要培養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讓孩子提高作業完成的質量。當然,家長自己也要關注孩子作業完成的質量,不定期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
在學生的作業上,學校不要對家長提出過多要求,家長自身也要主動關注,不置身事外。在家校關係和諧的基礎上,家長扮演好孩子作業的“督促者”,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學習。
回覆列表
教育確實是少不了父母,但是題主說的是形式主義的作業。為什麼載入會對這種型別的作業十分反感,因為形式作業到最後基本都是家長來做,它實際對學生任何作用都沒有,反而是為了完成指標,加重了家長和老師的任務。
舉個真實的例子。
家有上初中的小妹,復學以來已經兩個月左右,前段時間肺炎還比較嚴重的時候,學校老師每天都會在班級群裡釋出學習新冠肺炎的知識作用,形式大概類似於線上答題的那種,如果有家長沒有完成,會問責家長和老師。
但,可笑的是,學校要求學生不得離校,不得攜帶手機。所以,這個任務就放在了家長身上,家長登入學生賬號,一頓操作猛如虎,點選完成,提交給老師。最後老師說你完成了。你說這樣的作業對學生有任何作用嗎。
上月打電話問我家小妹,你知道你們學習的肺炎相關知識嗎,小妹說只是知道有這個任務,但不清楚具體內容。
而家長年輕一點的還好一點,可以玩轉智慧手機,實際上很多上年紀的家長,在群裡喊不會做,能不能等學生放假回來再做。讓他們去操作這些題目真的是難為人的一件事啊。
沒錯,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缺一不可,但我們能不能做一些有實際意義的事,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指標上,無用的作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