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記》中的太史公曰,我一開始看的時候往往不是很在意,後來才知道司馬遷的評價往往是一篇的點睛之筆,在《留侯世家》末尾,太史公是這樣寫的:“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這裡太史公對留候張良的謀略用了四個字來評價——魁梧奇偉,四字堪稱神來之筆。劉邦手下謀士眾多,最傑出的當屬張良和陳平,陳平的計策多有異想天開、神乎其神之處,但是總給人感覺冷陰陰的有幾分邪氣(比如重金收買敵方將領、勸高祖偽遊雲夢擒韓信)。張良的計策也很奇,但是卻很奇怪給人一種堂堂正正之感,陳平練的像是辟邪劍法、獨孤九劍之類,張良練的感覺像是易筋經,練到一定境界兩人都幾乎無往不利,但是總感覺易筋經似乎更恢弘。張良的計策,第一是正,其二是奇,第三是宏偉,很難想象一個人的胸襟和魄力到了何種地步,才能有這種大手筆。
二。對比一下陳平和張良的作品,楚漢戰爭中,陳平給劉邦出的一條計策是“大王(劉邦)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陳平的反間計妙到毫巔,但是總讓我喜歡不起來。而當時同樣是劉邦手下的大謀士酈食其,建議劉邦尋找戰國六國的後裔,立之為王,一起對付項羽,劉邦也覺得是一大妙計,但是張良聽後立即看出這條計策的破綻,因為當時項羽更強,六國復立之後很可能會順風倒向項羽,而且最重要的是,劉邦手下的將領來自各個地區,六國復立,很多將領會離開劉邦去輔佐舊主。劉邦聽後,汗流浹背,馬上終止了操作,漢初兩大最傑出謀略家的計策區別大抵如此。魁梧奇偉也許是對留候謀略的最好評價!他對那個時代看得太清楚,他的心太博大而飄忽,他像是天上的流雲,只有這樣的無雙國士才能駕馭住自己的能力,在奇正之間達到一種天人合般的平衡,創造出了那麼多讓人歎為觀止的權謀作品。留候之後,中國歷史又演繹了兩千年,但是從沒有人敢說他超越這個人!
一。《史記》中的太史公曰,我一開始看的時候往往不是很在意,後來才知道司馬遷的評價往往是一篇的點睛之筆,在《留侯世家》末尾,太史公是這樣寫的:“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這裡太史公對留候張良的謀略用了四個字來評價——魁梧奇偉,四字堪稱神來之筆。劉邦手下謀士眾多,最傑出的當屬張良和陳平,陳平的計策多有異想天開、神乎其神之處,但是總給人感覺冷陰陰的有幾分邪氣(比如重金收買敵方將領、勸高祖偽遊雲夢擒韓信)。張良的計策也很奇,但是卻很奇怪給人一種堂堂正正之感,陳平練的像是辟邪劍法、獨孤九劍之類,張良練的感覺像是易筋經,練到一定境界兩人都幾乎無往不利,但是總感覺易筋經似乎更恢弘。張良的計策,第一是正,其二是奇,第三是宏偉,很難想象一個人的胸襟和魄力到了何種地步,才能有這種大手筆。
二。對比一下陳平和張良的作品,楚漢戰爭中,陳平給劉邦出的一條計策是“大王(劉邦)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陳平的反間計妙到毫巔,但是總讓我喜歡不起來。而當時同樣是劉邦手下的大謀士酈食其,建議劉邦尋找戰國六國的後裔,立之為王,一起對付項羽,劉邦也覺得是一大妙計,但是張良聽後立即看出這條計策的破綻,因為當時項羽更強,六國復立之後很可能會順風倒向項羽,而且最重要的是,劉邦手下的將領來自各個地區,六國復立,很多將領會離開劉邦去輔佐舊主。劉邦聽後,汗流浹背,馬上終止了操作,漢初兩大最傑出謀略家的計策區別大抵如此。魁梧奇偉也許是對留候謀略的最好評價!他對那個時代看得太清楚,他的心太博大而飄忽,他像是天上的流雲,只有這樣的無雙國士才能駕馭住自己的能力,在奇正之間達到一種天人合般的平衡,創造出了那麼多讓人歎為觀止的權謀作品。留候之後,中國歷史又演繹了兩千年,但是從沒有人敢說他超越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