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人對“宇宙”一詞的定義可謂簡潔精微,未免太精妙了吧!

83

宇宙

回覆列表
  • 1 # jishizi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對於這首北朝民歌,我們並不陌生,從民歌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中反映的內容無疑是屬於草原民族的日常生活。當我們來到草原,就會發現遠天一色,天好比一個穹蓋,地好比一個棋盤,整個天地連線在一起,融為一體。在浩瀚的天地間,人類的終極問題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天地從哪來?到底有多大?

    戰國時代的屍佼在《屍子》一書中對宇宙概念明確寫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意思是:宇表示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向,即表示空間。宙表示過去、現在和將來,即表示時間。

    時間是人類製造出來的抽象概念,如果宇宙存在一個結局的話,並不是時間走到盡頭,而是宇宙中的所有區域都達到“絕對零度”,一切分子的運動都停止,當宇宙陷入永恆的靜止後,對於人類來說,時間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可是對於宇宙來說,宇宙空間仍然存在,只不過一切都進入了靜止狀態。從目前來看,宇宙迎來這樣的結局需要漫長的時間,畢竟宇宙中還存在這麼多的恆星以及大量的天體,即使這些天體在漫長的時間中一一消失,仍然有暗物質和暗能量在支撐著宇宙運轉。近年國內學者利用數理方法提出了一個體現宇宙成分量及之基本面的表示式:量項維物基,描繪了以空間——星分子、原子、粒子——聲熱光磁電力運動為核心的事物體系在宇宙結構層所起的關建作用,顯示以空間——星分子、原子、粒子——聲熱光磁電力運動為體系的產物是形成宇宙物質和時空存在的基本要素。

    《莊子·逍遙遊》認為“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即整個天地是由於氣構成的,並且是無限的。後來的宋鈃、尹文繼承了莊子的元氣觀念,將世界萬物的本源追溯到“元氣”。後來的名家著名代表人物惠子則提出中國哲學史上有名的“歷物十事”,其中一個觀點就是“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其實越是看似簡單的理論就越難證實,在我們的理論中,絕對零度和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一樣,是永遠無法真正實現的,因為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後,質量也會變成無窮大,因此有質量的物體無法實現光速,而在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如果達到絕對零度後,分子的動能和勢能都會變成0,也就是停止了一切運動,一切陷入永恆的靜止中,也就說說一旦達到絕對零度後,時間和空間都會失去意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答案。

  • 2 # 鹿泉居士

    客觀地說,中國春秋時代的管子才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時空觀的人,而不是屍佼。

    管子曰: 久, 彌異時也;宇, 彌異所也。這裡的久即時間,宇即空間。

    之後,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等人提出了虛空的概念,這裡的虛空即空間。

    又過了一百多年,戰國末期的屍佼才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論是屍佼還是其他人所謂的宇宙,即純粹的時間和空間,並不同於我們現在所言的宇宙。我們現在所說的宇宙即萬物,相當於中國古人所謂的天地。

    中國元代學者鄧牧在其著作《伯牙琴》中雲:“且天地大也,其在虛空中不過一粟耳,而況大滌在天地之間哉。虛空,本也,天地猶果也;虛空,國也,天地猶人也。一本所生,必非一果,一國所生必非一人。謂天地之外,無復天地焉,豈通論耶?”

    中國明代學者伊世珍在《琅環記》中雲:“曰:人有彼此,天地亦有彼此乎?曰:人物無窮,天地亦無窮也。比如蛔居人腹,不知是人之外更有人也;人在天地腹,不知天地之外更有天地也。”

    這裡的天地都是指我們現在所說的宇宙。

    只有弄清古人所謂的宇宙與我們現在所說的宇宙的不同,我們才能正確地認識宇宙的奧祕,才能正確認識時間和空間的真相。

  • 3 # 小寳雲

    古代的宇宙觀共有六種: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昕天說、穹天說、安天說。

    蓋天說:這是創立於商代的在中國居於統治地位的學說,認為天是帽子,地是棋盤,天圓地方,當然天比要地大一些了。看看中國歷史上的主流錢幣的形狀,就可以輕易地理解蓋天說了。

    渾天說:創立於周朝,但東漢張衡為集大成者,製成了渾天儀,著有《渾天儀圖說》。認為天是個雞蛋,地是蛋黃,懸在天中間,日月星辰就像是在蛋殼上跑來跑去的小蟲子。

    宣夜說:宣夜者,徹夜不眠也,說明這是大量天文觀察得出的結論。認為大地是一個球狀實體,而日月星辰全是氣體,漂浮於也是氣體球的天空中。此說創立於周朝,比較著名的反映這一理論的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杞人憂天》。

    昕天說:昕者,太陽運動也。此說是蓋天說的改進型,認為天像一個車輪,會轉動,所以天體在執行。

    穹天說:穹者,房頂也。此說也是蓋天說的改進型,認為天是一個球狀的殼,而且還會轉動,帶動了天體執行。

    安天說:安天者,天不動也。這是宣夜說的改進型,也是中國古代宇宙觀中最接近現代思想的一種,認為天是不動的,是無邊的,是永恆的,日月星辰各依軌道在天中執行,而球狀的大地在天的中間轉動,使我們覺得天是動的。

    從宇宙的演化方面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不變說、迴圈論、演化說。

    主張宇宙不變的,以《莊子·知北遊》記載的孔子師徒的對話為代表:“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猶今也。……無古無今,無始無終。”晉朝郭象註解這段話說:“言天地常存,乃無未有之時。”即是說,古時與現今一樣,宇宙並不存在生成演化問題。董仲舒的“天不變,道亦不變”之說,亦可歸於此類理論。

    用迴圈論觀點解釋宇宙生成演化,這在《莊子》書中已有萌芽,佛教的傳入,加重了這種傾向,最終形成了一套精緻的宇宙迴圈論學說。《隋書·經籍志》對這一學說有所描述:“佛道天地之外,四維上下,更有天地,亦無終極。然皆有成有敗。一成一敗謂之一劫。自有此天地已前,則有無量劫矣。”這一學說對中中國人影響頗大,在後世一些哲學家和文學家身上,屢屢可窺此說之影子。

    古代哲人中,占主導地位的則是宇宙逐漸生成演化的觀點。這一觀點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比較普及。神話傳說盤古開天地反映出上古先民對宇宙起源的認識,即已透露出宇宙早期是渾沌的,經過演化逐漸形成後世所見形狀的思想萌芽。詩人屈原膾炙人口的詩篇《天問》,開篇伊始就提出了與天地起源有關的問題,也反映了這種認識。哲學家老子則直截了當提出:“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首創五德終始學說的騶衍,善談天事,齊中國人稱其為“談天衍”,他主張宇宙創生學說,到處“稱引天地剖判”,推演“天地未生”。騶衍的學說在當時諸侯國中受到普遍歡迎,司馬遷的《史記·孟荀列傳》對之有生動記述,很能說明問題。

    承認宇宙是逐漸生成的,必然要回答一個問題:宇宙由何而生?老子《道德經》回答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莊子·庚桑楚》也說:“萬物生於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

    一個奇怪的論斷:“有”的本質是空虛不實、空幻不定、空寂不存;“無”的本質反而是充盈不虛、恆常不變、獨立不依!

    乍看到這樣的論斷,覺得似乎它提反了——其實不然!

    天地萬物分明實實在在,為什麼說是空虛的呢?

    先談“有”之空虛不實。

    科學常識告訴我們:物體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與電子組成;分子之間有空隙,原子之間有空隙,原子內部更有巨大的空隙——原子核的直徑還不到整個原子的萬分之一,如果把一個原子放大到籃球場那麼大,原子核只等於這個球場中間的一顆綠豆或是一粒芝麻。

    微觀世界如此,巨集觀世界也是如此。茫茫宇宙,星球點點,簡直就像空屋之中飄浮的粒粒塵埃。可見,無論微觀還是巨集觀,所謂“實有”都不過億分之一乃至萬億分之一,豈非空空如也?

    其次談“有”之空幻不定。

    從辯證的觀點看,一切事物每時每刻都在運動變化。正如有位哲人所說:“沒有人能夠第二次涉入同一條河流。”因為,任何一條河流的河岸、河床、河水都在不停地變化,哪怕你剛從河裡上岸又返身涉入這條河,後一分後一秒的這條河已經不是前一分前一秒的這條河了。

    天地萬物看起來真真切切,但是就實質而言,則既是它又不是它,因為後一分後一秒已不同於前一分前一秒。如此變化無常,虛幻不真,即“空幻不定”之所謂。

    再次,談“有”之空寂不存。

    天地萬物之存在是無可置疑的,然而,一切有形有象的實體都有其“壽命”,“壽命”一終便不復存在。“壽命”之長短各不相同,短的(如某些基本粒子)只有幾秒鐘,長的(如各大星系)可達若干億年。但無論其“壽命”長短,都有限度,因而從本質上看,一切“有”的存在都是暫時的,都要歸於毀滅,歸於空寂不存。既然連太陽、地球之類的天體都要歸於毀滅,那麼功名富貴之類的人間事務就更是瞬息萬變,無可久留的了。

    這就是中國佛法中的對宇宙之“有”的觀點看法!

    所謂“無”,自然不是一無所有,而是另一種無形無象、不具備質量、不佔有空間卻又充斥於空間的存在。

    首先談“無”之充盈不虛。

    “無”之充盈,乃因其無邊無際,遍滿環宇,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似乎一無所在,然而具有能量,載有資訊,實則無所不在。因此,“無”是其大無外、充盈整個宇宙的。

    “無”之不虛,乃因之極細極微,其小無內(沒有內部結構),不可再分。因此,“無”是不可分解、不含間隙的實在。

    其次談“無”之恆常不變。

    所謂“恆常不變”,並不是一片死寂、不含生機。《老子》說“有生於無”,正說明“有”是由“無”變現而來。然而,不論如何變現不息,其總量依舊不增不減,衍生了“有”卻不離於“有”——包圍著“有”,滲透於“有”,組成於“有”。

    包圍著“有”,作個形象的比喻:一切有限的“有”的個體,都象水中的懸浮物,“浸泡”於無限的“無”,絕對找不到擺脫“無”之包圍的“有”。

    滲透於“有”,比如一塊巨石佔據了一定的空間,假設在巨石的中心挖個密封的空洞,那空洞之中也照樣充盈著“無”。而且,就連石頭內部的分子之間、原子之間以及原子內部,也都充盈著“無”。“無”滲透於一切物體之中,絕對找不到拒斥了“無”之滲透的物體。

    組成於“有”,例如一個原子,在原子核與電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空隙,這個空隙正是“無”。這個“無”,本身就是原子的組成部分。正因為這個“無”的存在,原子才成其為原子;倘若剔除了其中“無”,原子也就變成“核子”,而不再是原子了。

    整個宇宙都充盈著“無”,任何區域性的“無”都與整體的“無”全息對應,毫無差異。世上有萬千種“有”,卻絕無第二種“無”。所以說,“無”是恆常不變的。

    我們前面談到,作為宇宙本原的“道”也就是“無”。“道”是“先天地生”的,“無”自然也是先天地生、伴天地長、後天地存的。任何一個天體都有毀滅之期,而當其毀滅之後,“無”依舊長存不滅。

    可見,一切具體的“有”都是有限的(空間有限,時間有限),“無”則是絕對無限的。“無”生髮著“有”,卻並不依附於任何具體的“有”。此即“獨立不依”之所謂。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道”,即道家所說的“無”、“無極”;所謂“道生一”,即“無極”顯化而為“太極”;所謂“一生二”,即“太極”分化而為“陰”、“陽”;所謂“二生三”,即“陰”、“陽”相濟而為“三才”(天、地、人);所謂“三生萬物”,即天、地、人相互作用而衍生為萬事萬物。

    2、時間觀

    時間是十分重要的基本物理量,中國古人對時間觀念進行過內容豐富的探討。這一探討首先體現在古人對時間的抽象定義上。

    古人在談論抽象的時間概念時,常常用“宙”表示時間。早在《管子》書中,就有《宙合》篇。西漢劉向對這一篇名的解釋是:“古往今來曰宙也。”可見,這裡的“宙”指的是抽象意義的時間。“古往今來”的說法,表明古人是從時間的流逝性及流逝的不可逆性角度出發定義時間的。

    《經》:“久,彌異時也。”

    《說》:“久,古今旦暮。”

    這是說,時間概念是各種不同具體時刻的總稱。像“古、今、旦、暮”,這些都是具體的時間名稱,它們的總和就是抽象的時間概念。

    《經》:“始,當時也。”

    《說》:“始,時,或有久,或無久。始,當無久。”

    《淮南子·原道訓》中還有一段話,形象地描述了運動與時間的關係:“拘囹圄者,以日為修;當死市者,以日為短。日之修短有度也,有所在而短,有所在而修也,則中不平也。”中,指的是人的內心。這裡認為,一天的長短本來是一定的,有人感覺它短,有人感覺它長,是由於他們內心不平靜的緣故。這段話把時間流逝的客觀性及人們對之主觀感覺的不確定性做了清晰區分,表明了對時間概念認識的深化。

    古代主張時間有起始的觀點,有一共同特徵,都認為時間起源於混沌狀態的結束。他們認為宇宙是從混沌狀態中演化出來的,在混沌狀態下,時間概念失效。這反映了他們對時間本性至為深刻的認識。因為時間與物質的運動分不開,時間的流逝只有通過事物的變化才能反映出來,才能被人們感知。古羅馬盧克萊修在其《物性論》中,也有類似說法。由此,在混沌狀態下,物質缺乏有序運動,時間流逝也就無從得以反映,這就不可能建立時間觀念。所以,認為時間始於混沌狀態結束的結論,順理成章,而且與宇宙演化理論並協,這是古人的高明之處,不能輕易否定。

    在傳統上,古人一般把太陽連續兩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定義為一日,這就意味著太陽的週日視運動能夠本質地反映出時間流逝特徵。這種做法有一定道理,因為太陽的週日視運動,基本上是地球自轉的反映,而在現代原子時鐘被採用前,依地球自轉計時是人們從大自然所能獲得的最為均勻的計時系統。後來,人們對之又做了改進。據《舊五代史·馬重績傳》的記載:“重績又言漏刻之法,以中星考晝夜,為一百刻。”“以中星考晝夜”,是指以同一恆星連續兩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作為一日,其物理實質是以地球自轉作為時間計量標準。由此,這一做法是富含科學內容的。

    在對時間本原的認識上,明末徐光啟具有重要地位。他通過比較各種計時方法的優劣,明確提出了“時刻之原”概念,要求人們選擇最能反映時間均勻流逝特徵的物質運動形式作為計時之本,據《明史·歷志》記載,他說:“定時之術,壺漏為古法,輪鍾為新法,然不若求端於日星。晝則用日,夜則任用一星,皆以儀器測取經緯度數,推算得之。”“端”,即本原之意。徐光啟又說:“太陽依左行分晝夜,故此獨為時刻之原。”(《崇禎曆書·渾天儀說》)_左行,指太陽每天的東昇西落,它與恆星週日視運動一樣,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徐光啟將其推崇到“時刻之原”的高度,反映出16世紀中中國人對時間本原的探討,已經進入理論化階段,這是應該肯定的。

    3、空間觀

    中國古代人們對於空間的觀念的研究典籍十分豐富,且極有研究價值。

    空間觀念是抽象的,通常是用三維性來定義。《管子》書中有《宙合》篇,後人解曰:“四方上下曰合”,“合”即指空間。由“四方上下”著眼定義,顯然是強調的其三維性。《文子·自然》記曰:“老子曰:……四方上下謂之宇。”《莊子·庚桑楚》對空間的定義則強調其客觀實在性,說:“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即是說,空間是一種客觀實在,它可以容納一切,其本身卻不能被別的東西容納。這一定義同時也涉及到了空間的無限性。《墨經》對空間的定義頗富分析色彩。《經上》有“宇,彌異所也”,《經說》解釋道:“宇,東西家南北。”即空間是各種不同場所或方位的總稱。這裡也涉及到空間方位定域問題。除了對空間概念做出定義,古人還就空間性質進行過內容廣泛的探討。空間有限無限問題,就是他們探討的內容之一。

    三維空間的定義在現代科學中也已是一個不爭的概念。現代科學認為巨集觀物質存在於三維空間中,具有一維時間,空間是真實可見的,時間總是向前流逝,是虛無的。

    在古代中國,很多人主張無限空間觀念。例如,《管子·宙合》即說:“宙合之意,上通於天之上,下泉於地之下,外出於四海之外,合絡天地,以為一裹。散之至於無間,……是大之無外,小之無內,故曰有橐天地。”天地囊括萬物,宙合又包含天地,大之無外,這樣的空間,應該說是無限的。最後一句特別指出,無限性是表現在巨集觀、微觀兩個方面的。這一認識非常深刻。空間無限的判斷,合乎思維邏輯。古人常認為,有形則有極,無形則無盡,空間是無形的,所以它是無極無盡的。

    但也有不少古人認為宇宙是有限的,在這裡,我們就要提一下張衡這個人。張衡認為:“八極之維,經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廣增千里。自地至天,半於八極,則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則是渾已。將覆其數,用重(差)句股。懸天之景,薄地之義(儀),皆移千里差一寸得之。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張衡所持是一種橢圓天球觀念,認為這個天球的平均直徑是二十三萬二千三百里。他特別強調,要得到這一結果,所用的數學工具是重差勾股術,物理依據是所謂地隔千里、影差一寸的假說。此外,張衡的話中還隱含了這樣一種認識:用數理方法所能觀測和認識的空間是有限的,超出這個範圍,只能用思辨的方法去解決。換言之,在討論空間範圍時,哪些屬於物理問題,哪些屬於哲學問題,張衡的理論對之做了區分,這充分表現了他的高明之處。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各種關於空間觀的論斷,這裡就不再一一詳列了。

    三、現代宇宙時空觀的發展

    現代的宇宙時空觀已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這裡也不能一一敘述其發展成就,所以我們只以幾個較為出名的論斷來簡述它。

    1、紅位移奇觀

    早在牛頓的時候,牛頓就用三稜鏡析出了Sunny的不同色彩,之後又有許多科學家沉浸在光的研究中。到了一九一二年史聶赫觀察仙女座星雲M31的光譜,發覺向藍色方向移去,即從道普勒效應來說,那表示其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高速飛來地球。史氏馬上測量其它星星。一九一四年分析了十三個星雲,發覺有十一個是向紅的方位移動,兩個向藍的方位移動。一九二五年他已觀察了四十一個巨星,另有四個被其它天文學家觀察,四十五星雲中,四十三個是紅位移,兩個藍位移,這慢慢構成一模式,大部分星體是以秒速一千公里的速度飛離地球。隨後發現銀河系本身是在轉動中,太陽系正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移向仙女座星雲,故有藍位移的現象。其它整個天體的星星,都表現了紅方位移動,稱為紅位移。

    哈勃用韋爾遜山的一百吋望遠鏡,一九三四年印證了銀河中的巨星,原來是其它龐大星系團,從天文相片中,算出約為一千萬個星系(如今用二百吋望遠鏡,已發現超過一億二仟萬個星系)。在這研究的同時,他在一九二九年發現到紅位移的速度與其和地球距離的關係。他當時已測量出十八個星系及一巨星的距離,從其紅位移速度看,其速度與距離剛好成正比,越遠的星星,其飛離的速度越快。這現象顯明瞭什麼?顯明瞭宇宙不是一靜態而無限的事物,卻是在高速膨脹當中。

    2、宇宙大爆炸

    在哈勃的基礎上,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整個宇宙最初聚集在一個“原始原子”中,後來發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開,形成了我們的宇宙。美籍俄國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第一次將廣義相對論融入到宇宙理論中,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宇宙開始於高溫、高密度的原始物質,最初的溫度超過幾十億度,隨著溫度的繼續下降,宇宙開始膨脹。這一理論是關於宇宙形成的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大爆炸理論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補充和發展,但一直寂寂無聞。 40年代美國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等人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在遙遠的過去曾處於一種極度高溫和極大密度的狀態,這種狀態被形象地稱為“原始火球”。所謂原始火球也就是一個無限小的點,現在的宇宙仍會繼續膨脹,也就是無限大,有可能宇宙爆炸的能量散發到極限的時候,宇宙又會變成一個原始火焰即無限小的點以後,火球爆炸,宇宙就開始膨脹,物質密度逐漸變稀,溫度也逐漸降低,直到今天的狀態。這個理論能自然地說明河外天體的譜線紅移現象,也能圓滿地解釋許多天體物理學問題。直到50年代,人們才開始廣泛注意這個理論。

    接下來,再經過彭齊亞斯、威爾遜以及霍金的研究、補充、發展,大爆炸宇宙模型成為最有說服力的宇宙圖景理論。

    霍金提出:宇宙的起源最初是比原子還要小的奇點,然後是大爆炸,通過大爆炸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種物質。

    3、宇宙穩態論

    一九四六年,三位科學家觀看一部鬼故事電影,名叫The Dead of the Night ,其結局與開始一幕一模一樣,表示一個迴圈不息的世界,他們忽然產生靈感,認為宇宙的擴張不來自起源的大爆炸,卻是有一源源不斷創造性力場,從虛無中創造出新事物,生生不息,使宇宙膨脹下去,永無止境。這三為就是反對宇宙大爆炸論的何伊、高特、龐狄。

    他們認為一個不斷自我創造的宇宙,在巨集觀來看,是靜止不變的,宇宙的膨脹來自物質的不斷創造,全宇宙的物質密度應穩定一致,這就是著名的穩態理論。

    比較起來,宇宙穩態論似乎比大爆炸論更易被科學理解。此外,從二十世紀的科學意識形態來說,一般科學家都接受進化論,特別當時流行的新達爾文主義。何伊特別指出,如果憑空地偶然撞出生命最基本結構氨基酸,機會率只有十的負四萬次方,只有無始無終的宇宙,才能容許進化的出現。故大爆炸論使進化論不可能,因而必須推出穩態論,使進化論得以成立,一時這理論得佔上風。

    何伊之所以如此反對大爆炸論,正基於一神學原因。宇宙穩態論符合無神論和進化論,與當時流行的科學意識形態信念一致,這是辯論中較佔上風的原因。大爆炸論要求宇宙有一近期的起源,這是公開迎接了創造的概念。

  • 4 # 耕讀隨筆

    這的確是世界上提出最早的宇宙觀。而西方的哲學宇宙論以古希臘的物質機械論為主。

    啟蒙時期:阿利斯塔克斯和赫拉克利特早期日心說,恩培多克勒四因說。

    古典時期:主要是亞里士多德《論宇宙》和托勒密《天文學大成》,建立地心說。

    物理宇宙論以近代自然哲學為主,中世紀文藝復興到近代牛頓和現代愛因斯坦。

    近代時期:哥白尼,布魯諾日,伽利略心說。牛頓天體力學。

    科學宇宙論思想:

    現代時期: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科學物理宇宙論)

    由以上可以看出西方與中國類似的宇宙時空觀直到近現代隨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才逐漸形成。而中國宇宙時空觀的概念最初出自於《莊子.齊物論》:“旁日月,挾宇宙”。天地四方為宇,包括東西南北等一切方位,是無邊無際的;古往今來為宙,包括過去現在將來等一切時間,是無始無終的。

    宇宙這個詞準確地反映了古代中中國人天人合一、時空一體的樸素的哲學觀念。的確可稱的上簡潔精微和精妙,這是由中國東方文化的整體觀念所決定的。

    可以這樣說,宇宙這個詞就是中國古代宇宙觀的核心,直到現代物理學時期才證明了中國古代宇宙時空觀的正確性,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東方文化獨有的魅力、價值和力量。就是說我們的古人在沒有任何現代科學儀器、沒有複雜數學工具的前提下,能夠確信地認識到自己所生存、生活的環境是時空一體的,這不得不讓人對中國古文化刮目相看。

  • 5 # 重日易學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筆者最早看到這句話在《淮南子·齊俗訓》,其原文為:“樸至大者無形狀,道至眇者無度量,故天之大圓也不得規,地之大方也不得矩,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本文中之“樸”在古文中為“本真”之意,為“原始之始”,故深邃無垠而“至大無形狀”;“道”為萬物之所必守,故其無所不包,無邊無際而“至眇無度量”。“樸”對應“天”對應“往古來今”,“道”對應“地”對應“四方上下”。“四方上下”為空間,“往古來今”為時間,對時間的描述,“往古來今”不僅體現了時間所包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且還充分展示出時間的動態存在方式。從《淮南子》中記載的這句話看,古人已清晰地將“宇宙”定義為“時間與空間的複合體”。

  • 6 # 夫子久久jj

    按“宇宙”一詞的詞曲解釋就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往今來為宇宙。到目前為止,人類科學知識還未達到認識宇宙的全貌水準,我想到了不久將來,望遠、航宇技術達到極致,肯定能‘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把宇宙探出個究竟來。

  • 7 # 我叫今—兩把刷子

    這個應該說和中華文化的辯證思維特點有關,體現在語言上就是多用二字詞彙,其中一個字指看得見的,一個字指看不見的,如“運動”、“安全”、“變化”。

    運動,內部的叫運,五臟六腑的運作,外部的叫動,形體的動作。

    安全,精神上叫安,物質上叫全,趨勢上叫安,現狀叫全。

    變化,內在的叫變,外在的叫化,量變叫變,質變叫化。

  • 8 # 星辰925

    一人之身

    既有天下之相

    亦有宇宙之象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論述,時間是不存在的,時間是人們對扭曲的空間存在大腦留存的記憶……

  • 9 # 會宇

    天為圓、地為方何來宇宙上下四方。君易起自何方。所為上下左右前後是為扒方加上下為十方,是佛世界。與易無關,學易者知先天而後天是與太極、寅與扒扒陸拾蕼卦注書爾成,是之也

  • 10 # 海龍說

    應該是吧,這個就無法考究了!按照中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闢地的說法,這應該是最早的宇宙認知了!中國最早即是世界最早!

    盤古初醒,世界混沌!盤古持斧開天闢地!之後有了你說的:世界四面都是上下,過去未來都是古今!宇宙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

    這個觀點應該就是最早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年以後你還會看動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