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眾生法妙
-
2 # 一知
提起到日本這個國家,很多都會想到這麼一個精緻細小的國家,有著非常驚人的生產力和創造力,是的,日本是一個有著匠人精神和工匠文化的國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些你平時不太注意到的細節和精緻的事物都可以分分鐘的打動你,在日本的文化方面更是採用的精緻為上,細節為妙的這麼一種策略,被市場和消費者所喜歡。
在本土的文化上包括人們熟知的像影視和動漫之類的受眾比較大的文化形式中,他們的極小的細節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哪怕一個非常不起眼的道具,一個連臺詞都沒有的路人甲都要完全的做到細節勝出、反覆斟酌。很多對日本電視節目比較熟知的人都知道日本NHK電視臺對本國曆史民族文化的深挖力量是多麼的強大,這也給人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日本人的精細程度可以說有點過分的精細,在二戰中,很多日本軍官在制定戰略戰術的時候都要精細的策劃和準備,這種摳細節的戰術往往在敵人的靈活作戰中被擊垮的不堪一擊。很多人也很喜歡在日本買東西,這也是一種非常舒服的體驗,在日本的服務業那是出了名的優秀,可以說也讓日本引以為傲的。在遊人下榻的酒店裡,這裡的房間設定、準備、雨傘和洗浴都是非常完善的,也可以說酒店提供雨傘就是日本首創的。日本一旦體會到這種完美的服務,不流連忘返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精明與精美的完美統一。
日本的精緻文化包括很多個分支,比如戲劇性的POSE意識——就連個《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綜藝節目,每一個設計師出場的時候都像登上舞臺一樣拉風,並且每個人都被送上一個名叫,比如“光與風的設計師”之類的。
這種戲劇性的“中二”設定感,也是日本式的精緻的一種體現。
但是我們這裡不談這個,就談最常見的日式縮微美學。
日本是縮微美學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我們常說的話,“小的是美好的”,是經濟學家恩斯特舒馬赫197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思想,但是,日本人早就把它作為一種文化觀念,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小,首先不是體積,而是細節完美。這首先體現在日式工匠精神,這一點我會在“工匠精神”的題下回答。
其次,小的美學,在日本,還是有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體積小的極致追求上。
我們知道,世界各國都有偉大的縮微藝術。17、18世紀的歐洲,出版商們都曾爭相印刷“世界上最小的書”。
但是日本人還是更勝一籌。1979年,日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推出了“凸版超級微型書三部曲”:《出生石》、《花語》和《黃道十二宮及其符號》,每一冊只有2平方毫米大。
——實在是太小了。以至於一個微型書籍收藏家路易斯邦迪說:
“最近,我有一次頗為恐怖的經歷。買來的微型書都存放在一個盒子裡,我不過是對著盒子呼吸了一下,這三部曲中其中的一本居然就像灰塵一樣飄了出去。我能找到它並將它歸於原位,完全就是奇蹟。”
三本書放在一個銅盒中,配有放大鏡,還有一本稍大一些的母本——也只有2平方釐米大。
這些書不能用“本”來形容,得用“粒”來形容。
而瘋狂的出版社在1981年又出了本1.4平方毫米的書。。。。。。
嗯——這種追求微型美的藝術狂熱,從日本古代到當代從未停止過。諸君到日本旅行,在多數城市都能看到當地手工藝術品的微型版本。
1843年,日本工匠影樹立雄的《黃粱美夢》,這是木和象牙的根付雕刻,把一個人對世間美好生活的宏大的夢想縮微成了4.5釐米——無限小,能小到何種程度?這是微型藝術家們的狂熱中隱藏著的哲學問題吧。
亞洲的精緻藝術是相互影響的:從印度、中國到日本。日本人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對於“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大小辯證法,充滿了下意識的興趣。
另一個喜歡微型藝術的民族是斯拉夫人。日本人和這個民族在很多地方有非常奇妙的相似,大家可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