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換位思考就是真理
-
2 # 獅子逗猴
雖然是成年人,但是成年人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心情,只要不傷害別人,你說的這些都是正常的啊!只是宣洩心理情緒的一種方式而已吧!
-
3 # 走路帶風的使用者
一切都是個人習性,並不需要我們怎麼看待,這一切都沒有一個標準的準確設定,既為多模式,也就一意為著這是可以的隨你喜歡而去做的。
-
4 # 如汝心境
個人認為,人到中年有很多無奈,誰家兒子,誰家父,誰家老公!有苦難言,活了一輩子,活成別人心目中的樣子,結果一身內傷,悶氣總得有個出口,以前認為朋友圈是個好地方,有才的秀才情,無聊的秀風景,有氣的嘚叭嘚叭!當我們變成不是旁人心目哪個人,關心者還好,嘲諷者不妙,公司高層看見得跑!索性關了朋友圈,藏好野望,包裹內傷!仍然維繫別人心目中那個自己!有人知道,車到樓下,卻喜歡一個人再坐一會兒的感覺麼。進門前還得揉散堅硬的表情肌,滿臉和風細雨!人到中年,誰比誰更容易,老天它饒過誰?
-
5 # 初心的話
前幾年我剛用微信的時候,一年差不多換5、6次頭像,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偶爾發現了一個好看的圖片,或者最近拍了一張非常滿意的照片,所以就換了。當時我的很多時間都花在這種社交上,QQ、微信、微博,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頭像。換封面、改簽名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
6 # 智聯校園
法定規定的成年人是年滿18週歲的人,可是現在的由於中國製度的影響,很多孩子到了21,22本應該出去奮鬥的年紀卻還在家中啃老的原因是因為一個孩子18歲那年,其實從正常來說只是高中畢業或還在讀高中,接下來他面臨的是上大學,但是在上學期間又不能夠進行額外的勞動去負擔起學費。所以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大學四年之後才真正的脫離家庭。
對於很多人來說,真正的成年孩子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22歲。而透過換頭像、刪朋友圈等這種方式發洩的人多集中在此年齡段之前。他們還未脫離家庭的管制。他們這樣子做也不能不難理解,雖然說看起來幼稚。但是在中國整體的國情之下,這樣子做也無可厚非,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更好的發洩方式,家中也沒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夥伴,因為家庭是獨生子女的佔絕大多數,究其原因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其實是想讓別人關注,因為頭像朋友圈是一個孩子社交的門面。很多孩子也只是透過聊天軟體來社交,所以換頭像變為了最好的發洩方式之一。
這個也從側面說明了人們的手機依賴症,社交變成了虛擬社交,真正的朋友少之又少,這是很多人的常態,也許只有忙起來才會忘記煩惱。
回覆列表
心魔作怪,需要交心談心,多交朋友,談談夢想…理想…不傷害別人還好,一旦傷害別人就是悲劇…說起心大家應該很明白,心靈深處很空虛吧,自己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