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歷史的小書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大封手下的有功之臣。韓信、彭越、英布等在外征戰的大將以及最早跟隨他起義的蕭何、樊噲等人都得到了封賞。輪到張良時,劉邦為了凸顯他的功績,讓他自選齊地三萬戶作為食邑。

    劉邦、張良劇照

    按理說,張良的功績配這個那是妥妥的,這是他應得的。辛辛苦苦追隨劉邦多年,劉邦手下的哪一個人不是盼望著能封候拜將光宗耀祖,許多將領都巴不得封地越多,獎賞越豐厚才好。但是眾多人中,只有張良是最清醒的,他明白,這是劉邦的糖衣炮彈,在劉邦手下為臣子,賞賜跟危機是成正比的,功勞越大,賞賜越豐厚,那麼危機也就越大。

    劉邦劇照

    齊國在當時憑魚鹽之利,富甲一方,如果接受了自選齊地三萬戶,那麼這富貴可想而知。但是張良就是張良,就在別人擠破腦袋想要爭取更多封賞時,他卻拒絕了劉邦自選齊地三萬戶這個天大的封賞,選擇了一個小小的留縣。

    張良劇照

    為什麼放著富裕的齊地不要偏要選擇一個貧窮的留縣呢?談到這就不得不讓人佩服張良的智慧了。

    留縣是他初次與劉邦相識的地方,選擇留縣,一來解決了劉邦讓自己自選封地的問題,皇帝讓你選,你不選,這不是公然抗旨嗎?二來藉此告訴劉邦,自己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時時記得皇帝的恩情。三來留縣的“留”與劉邦的“劉”同音,與留下的“留”同字,選擇這裡,意思就是說,是你劉邦要我留下來的。這樣,劉邦在屠戮功臣時自然不會對自己下手,會將自己留下。

    有句話叫“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正是張良智慧的不爭,讓他免於跟韓信一樣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成為劉邦手下唯一幾個能得善終的功臣。

    張良劇照

  • 2 # 青林223646642

    張良不後悔,似這樣的賢明之士,豈能不知始終?扶助明君改朝換代是為天下蒼生,功成之後韜侮隱退是順應天時。自始致終,張良豈不知劉邦之為人?只為一段歷史而自己卻無所求,真賢明君子也!青史長河,少不得仁人君子賢良之士泛舟其中。“伴君如伴虎,狡兔亡,走狗烹,鳥盡弓藏,”這些淺顯道理,作為一流謀士人物,早就心知肚明。在之後的封賞中,自報求封於留縣闢壤,實乃高明之舉。這樣即彰顯出不忘初心,又說明自甘清淡而決無叛逆之意,才真正消除皇家之疑而確保身家性命。謝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駕駛模擬器哪家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