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鄱湖野老泉
-
2 # 行知漫步
問卷調查首先要提高使用者的參與度,不然花了精力設計的問題只能獲得少量的反饋。要設計使用者在什麼場景下做問卷調查,在線上還是線下?最好選擇使用者剛好處在使用該產品的場景中的時候做相關調查。譬如做車載電子產品的問答,最好選擇4S店保養區域,而不是在停車場內,因為該區域的車主都處於閒的狀態,這時遞上一份問卷,他們大機率是不會拒絕的。
有了場景,搭配小禮品作為參加劵的小激勵,參與度會更高,小禮品不一定是實物,最好是相關使用者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譬如高知人群,可以送“得到”的代金券,貨車司機可以送毛巾,小朋友可以送漫畫書等。
選好了場景,就該設計問卷部分了,這個時候需要換位思考了,你希望收到什麼樣的問卷,通常問題不要涉及過多,耽擱使用者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儘量選擇封閉的問題——使用者回答比較方便,開放性問題放在最後。前幾個問題要簡單明瞭,且非常易於選擇,有助於降低嘗試難度,核心想了解的問題分散在整個列表裡面,不集中有助於隱藏出題方的意圖,便於獲得更真實的反饋。
當然問卷調查還有很多臨場執行的小技巧,萬事開頭難,快速找到第一個願意接受問卷調查的人很重要(面相和善的大媽,Sunny熱情的學生都是理想受訪者),因為華人都有看熱鬧看稀奇的習慣,有前人示範,會降低人們的防備心裡,形成圍觀效應,再加上實用小禮品刺激,問卷的反饋率應該不會低的。
-
3 # 深度成長
首先,我們要明確問卷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因為不管是直接表達目的的還是間接誘導結果,都會面臨一個問題,使用者不可能完全表達出其真正的意識形態,因為都需要經過思考、判斷在進行回答,所以問卷調查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我的個人想法是減少使用者充分思考的時間設定具體時間不可能完成的問題,例如,設定10個問題,重點在前6個取答案,時間也就要按照前6個的時間來計算,這樣就可以從意識層面獲取到接近真實的答案。
從形式上,我建議問卷調查要脫離原有的表現形式,注重儀式感和互動性,以便增加使用者的信任,保持一個長期性,即可以增加使用者的粘性,又可以讓使用者有效地反饋,還滿足使用者的存在感。
從調查角度,避免太直接的問題,和過於嚴苛的判斷,所以在題目的選擇和問題的甄別方面要下很大的功夫,其次,要有互動效果而非考試答題那種型別和撒幣模式,可以藉助時下流行的短影片模式來提高使用者的開啟率和互動效果;
後續關聯,還要考慮到後續的使用者互動,和反饋的長期粘性,保證是一個延綿不絕的溝通環境而非只是工作需要,因為網際網路在變,使用者要求在變,表現形式也在變,所以我們要順應變化的使用者需求來開展我們的問卷調查。
回覆列表
使用者隱性和顯性的需求調研,顯性需求好理解,隱性需求一個是使用者不會直接表達的,另外一個是“未來”的潛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