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遙遠的饅頭山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我的媽媽68歲了,一般過節的時候不會讓人生氣,我只能結合平時的情況說下,媽媽有時候對人對事的的做法和我們不一往往往讓人感覺氣憤。但媽媽的這些做法往往只是為了維護或者保護我們的家人。可能是年齡大了,想法和我們年輕人不同。對於媽媽我從來不生氣無論是她的哪種做法,要記住她和爸爸是生育養育我們的人。就好像你開商店一樣要永遠把顧客當做上帝,上帝的一切做法都是對的。(不知道這樣比喻是不是合適)同樣我們也要一直報著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父母所做的一切!

  • 2 # 張華君

    估計好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吧!家人再一塊過節吃飯,其樂融融。但總有些事,是母親不放心的,會再三囑咐,叮叮教會,一個美好節日,一場快樂的晚宴就這樣結束了。年輕人本來就叛逆,認為自己已是成人,可以為自己的未來負責,所以母親說的都是認定沒有用的。聽多了教誨大多後悔回家過節。雖然心裡不舒服,但畢竟是親人。不高興歸不高興,但過節不管你走多遠,都會回家。哪怕離開的時候還是一臉懊惱!這就是老媽!哪怕是不高興,也要一塊過節的親人。

  • 3 # 依然心理

    記得小時候每年除夕,在我們家分工剁餃子餡、和麵,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時候,鄰居家小美總是悄悄地躲到我們家,小聲說,我媽又哭了,和我爸生氣了!我來你家躲會兒。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她家大人為什麼每年大年夜都要鬧一次。

    後來從父母那兒斷斷續續知道了一點。原來,小美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年就回來兩三次。每年過年也是大年三十才回來。剛回來時,她媽媽和全家人都很高興,終於能團聚了。可一到大年夜,她媽媽不是說她爸爸給奶奶的錢給多了,就是數落她爸爸不照顧家,然後連帶著把小美姐弟也捎帶著罵一遍。說沒有人體諒她獨自帶孩子的辛苦,家裡就跟沒有男人一樣。她瞎了眼才嫁給這個男人之類的。

    那個年代工作調動沒有關係後門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分居兩地辛苦,但他們從沒想到過離婚。也許那一代人的婚姻就是搭夥過日子吧,誰離開誰都不行。但奇怪的是,小美她媽媽平時不是這樣不講理的啊!一到她爸回來過節就要鬧一回。

    後來長大了才懂了,她媽媽是想要得到丈夫更多的關愛和呵護。透過鬧彆扭生氣發洩心中的不滿,想引起丈夫的憐愛但又適得其反,每次被她這麼作的一家人都過不好節。

    所以,像小美媽媽這樣的女人要想得到丈夫的關心和愛護必須得懂得怎麼和男人溝通,而不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1. 表達愛要直接,或用男人腦回路能懂的撒嬌方式來達到溝通的目的,而不是死作,用生氣、罵人、撒潑來表達。

    2. 就事論事,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家人,連孩子婆婆都受牽連。

    3. 溝通要挑合適的時機,顯然不能破壞過節的氣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樣愛過一個人?結果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