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看世界呀
-
2 # 資深老詹蜜
當然怕,而且大部分的魚類都被刺出了內傷,很嚴重的內傷。
知道魚為啥只有七秒鐘的記憶嗎?就是腦子被魚刺給扎壞了,其實魚是很聰明的。
-
3 # 悠悠野釣
魚身上的刺,就是魚的骨骼,就像人的肋骨一樣,只是縮小了很多,怎麼會刺傷自己呢,除非收到外力,折斷,比如人出了車禍,才有可能扎到自己!
魚刺對你來說扎嘴,卻魚類的是骨骼,起著連線肌肉支撐身體運動的功能,是魚正常的身體組織,怎麼會覺得扎呢?而且魚類缺乏痛覺神經,即便真的扎到了它們也不知道。
其實人身上也長著類似魚主刺的骨骼系統,因為同是脊椎動物,骨骼構造尤其是胸腹部的骨骼構造相似度較高,前側是肋骨後邊連著脊柱,形成對稱的結構,便於人類向前後左右的運動,在運動的時候骨骼也可以在肌肉中有所活動,摩擦肌肉,可我們會覺得肋骨扎人嗎?並不會,事實上我們基本很少感受到它們的存在,除非是身體大幅度彎曲或者自己按壓腹部才能感受到。魚也是一樣的,連線脊柱的大刺起著支撐身體、形成胸廓便於呼吸和保護胸腔組織的作用,和人類相當相似。在演化史中,淡水魚的肌肉和海魚不同,需要肋間小刺的存在,這些刺比較細小,分佈在主要的刺周圍,起著固著肌肉的作用,使魚的活動更協調高效,海魚就只有脊椎和脊柱兩側的“大刺”,主要起著承擔身體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構成的關節也能有較大的活動範圍,便於魚的遊動,仔細看的話,那些小刺還是分叉的“丫”字狀,插進肌肉中能起到倒鉤的作用。
而魚也缺乏痛覺,從演化史來看,魚類較人類這種高等脊椎動物演化的更為緩慢些,只形成了小腦發達大腦體積小巧而且整個腦子容量很小的中樞神經器官,既要平衡在更稠密阻力更大的水中運動,又要承擔一些較為低階的思維活動,佔去了很多腦神經,周圍神經多是感受聽力、視覺、觸覺等型別,缺乏痛覺神經,因此魚類是沒有痛覺的,能夠在肢體殘軀的時候依然自顧自地遊動而不受影響。有時候將一些生命力較為頑強的鯰魚、泥鰍剖腸解肚後依然不受影響,甚至仍在熱油中,也只是稍微折騰下,等熱油破壞神經後才停止運動。一些爬行動物如蛇、蜥蜴,在去掉頭後,身體也能在脊髓發出的神經衝動下運動。
所以,不管是從魚的骨骼結構還是神經結構上看,魚都不會因為那些刺的存在而感覺到疼,反倒是淡水魚的這種構造增加了它們身存的機率,至少很多地區的人都覺得淡水魚味道不好且刺太多,吃的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