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的概念由來已久,且是個舶來品,這一概念傳入中國也有幾十年了,變得炙手可熱則是在最近一二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產群體正在迅速崛起。
但是“新中產”的概念,一般認為是2015年的時候,由吳曉波頻道提出。彼時吳曉波頻道釋出了一個《2017新中產白皮書》,叫響了“新中產”的概念。
按照《2017新中產白皮書》的說法,“新中產”的基礎特徵是:80後,接受過高等教育,主要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從事專業性或管理性的工作,年淨收入在10~50萬,有著新審美、新消費、新連線的價值觀。
但是作為一個新生概念,“新中產”的具體標準到底是什麼,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南京大學教授周曉虹也曾對中產標準做過一個非常簡潔的概括:大學畢業、月薪5000以上、腦力勞動者。這三個標準基本上囊括了中產界定上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受教育程度、收入和職業。只不過,周曉虹教授提出這個標準是在2005年,如果換成現在,即便是大學畢業和腦力勞動者的標準不變,但起碼月薪5000的收入標準,應該隨著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漲船高,我個人認為起步價應在8000—10000元左右。
至於新中產的生活方式,《2017新中產白皮書》也有具體的介紹,比如消費觀已經從購物到購買體驗,從買“必需”品到買“美好”的東西;價值觀則體現在,認同利己主義,承認廣泛存在的鄙視鏈,認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不少方面已經不輸給美國,但在軟體方面,比如教育、科研、文化、商業氛圍和自然環境方面仍有差距等等。
“中產”的概念由來已久,且是個舶來品,這一概念傳入中國也有幾十年了,變得炙手可熱則是在最近一二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產群體正在迅速崛起。
但是“新中產”的概念,一般認為是2015年的時候,由吳曉波頻道提出。彼時吳曉波頻道釋出了一個《2017新中產白皮書》,叫響了“新中產”的概念。
按照《2017新中產白皮書》的說法,“新中產”的基礎特徵是:80後,接受過高等教育,主要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從事專業性或管理性的工作,年淨收入在10~50萬,有著新審美、新消費、新連線的價值觀。
但是作為一個新生概念,“新中產”的具體標準到底是什麼,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南京大學教授周曉虹也曾對中產標準做過一個非常簡潔的概括:大學畢業、月薪5000以上、腦力勞動者。這三個標準基本上囊括了中產界定上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受教育程度、收入和職業。只不過,周曉虹教授提出這個標準是在2005年,如果換成現在,即便是大學畢業和腦力勞動者的標準不變,但起碼月薪5000的收入標準,應該隨著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漲船高,我個人認為起步價應在8000—10000元左右。
至於新中產的生活方式,《2017新中產白皮書》也有具體的介紹,比如消費觀已經從購物到購買體驗,從買“必需”品到買“美好”的東西;價值觀則體現在,認同利己主義,承認廣泛存在的鄙視鏈,認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不少方面已經不輸給美國,但在軟體方面,比如教育、科研、文化、商業氛圍和自然環境方面仍有差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