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崖天書位於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曬甲山上,距黃果樹大瀑布約7公里。史稱“南中第一奇蹟”,為中國八大神秘文字之一。
清道光《永寧州志》載:“曬甲山即紅巖後一山也,崔巍百丈。俗傳武侯南征曬甲於此。”又稱“紅巖山”。與關索嶺對峙,緊靠滇黔公路。從公路到紅巖前,約半公里。 紅崖向西,如牆似屏,長五十餘米,高二十餘米,呈淺紅色。偏北平整處 ,有形如古文字、非鐫非刻、非陽非陰的鐵紅色神秘符號書於淺紅巖面。字不成行,排列不整齊,錯落參差,大小不一,共有十九字。大者一米見方,小者十幾釐米。若篆若隸,古樸渾厚。雖經風雨剝蝕,但其色歷久不退。
《安順府志》:“殷高宗石刻,在永寧州(按當時州治,即今關嶺自治縣永寧鎮)東五十五公里紅巖山;《永寧州續志》,諸葛碑“在紅巖曬甲山懸巖上。約二十餘字。大者如鬥,小者如升。非篆非隸,不可辨認。字若朱畫,並非鐫刻。”百年以來,對紅崖碑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殷高宗伐鬼方紀功刻石的濟火“紀功碑”;一說是大禹治水時的遺蹟;一說是諸葛亮南征時當地少數民族所作的圖譜;一說是蜀漢時,牂牁爨族首領濟火協助諸葛亮南征有功,用古爨文書寫的濟火“紀功碑”。現代史學界有認為與夜郎文化有關。近時有認為是岩石風化的自然花紋,後經有關部門對岩石和字跡作科學鑑定,認為確係人為所致,並非石花。
紅崖碑雖然奧秘,尚未揭開它的真實面目,但年代久遠,作為文物古蹟是無疑的。考慮到既不是碑,也無斧鑿鑽刻痕跡,故改稱紅崖古蹟。
紅崖天書位於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曬甲山上,距黃果樹大瀑布約7公里。史稱“南中第一奇蹟”,為中國八大神秘文字之一。
清道光《永寧州志》載:“曬甲山即紅巖後一山也,崔巍百丈。俗傳武侯南征曬甲於此。”又稱“紅巖山”。與關索嶺對峙,緊靠滇黔公路。從公路到紅巖前,約半公里。 紅崖向西,如牆似屏,長五十餘米,高二十餘米,呈淺紅色。偏北平整處 ,有形如古文字、非鐫非刻、非陽非陰的鐵紅色神秘符號書於淺紅巖面。字不成行,排列不整齊,錯落參差,大小不一,共有十九字。大者一米見方,小者十幾釐米。若篆若隸,古樸渾厚。雖經風雨剝蝕,但其色歷久不退。
《安順府志》:“殷高宗石刻,在永寧州(按當時州治,即今關嶺自治縣永寧鎮)東五十五公里紅巖山;《永寧州續志》,諸葛碑“在紅巖曬甲山懸巖上。約二十餘字。大者如鬥,小者如升。非篆非隸,不可辨認。字若朱畫,並非鐫刻。”百年以來,對紅崖碑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殷高宗伐鬼方紀功刻石的濟火“紀功碑”;一說是大禹治水時的遺蹟;一說是諸葛亮南征時當地少數民族所作的圖譜;一說是蜀漢時,牂牁爨族首領濟火協助諸葛亮南征有功,用古爨文書寫的濟火“紀功碑”。現代史學界有認為與夜郎文化有關。近時有認為是岩石風化的自然花紋,後經有關部門對岩石和字跡作科學鑑定,認為確係人為所致,並非石花。
紅崖碑雖然奧秘,尚未揭開它的真實面目,但年代久遠,作為文物古蹟是無疑的。考慮到既不是碑,也無斧鑿鑽刻痕跡,故改稱紅崖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