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凡科技007
-
2 # 玉言
為什麼有人認為有夏這個朝代,依據何在。
2019年被世界認可的良渚古城比所謂的夏要早一千多年,良渚時期就有城牆,同時期的神木石峁也有石頭壘成的大石寨,比良渚晚一點的陶寺有著高大的城牆,有宮殿。古尉遲寺有著成排的紅燒土房,牆厚50釐米。 過了一千年才到了所謂的夏朝。“夏”沒有金屬。沒有金屬做武器,拿什麼去破城牆,去打天下,夏比秦始皇早二千年,用石頭就已經打下來天下,一統天下了嗎。 喜歡看到一統只是一廂情願。沒有實力,沒有動力,拿著石頭去拼命,就在想象中替那個“夏”得了天下,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夏朝”把悠久燦爛的文化全部抹殺。把疆土和文化都萎縮成一丁點的夏朝,這是為什麼。 歷史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蘆,明明在這片大地上文明的百花在怒放(看良渚,看“罕見的玉人。。”),偏要壓縮成一個小地域裡的“夏朝”作成一個肉團糖球好去串下面的那個商。 世間萬物和歷史過往都是在我們的意念之外客觀存在著存在過,我們只能去發現去研究去揭示。 距那個時代一千年以後,四千年以後,想象出來的文字再優美也不是史實。 真相在地下,在遺蹟遺址文物的身上,不在人類隨心所欲的大腦裡。
-
3 # 緣於唯一的地方
學術討論是專家依據各自的觀點,結合史書記載,考古認定,年代測評等多個專業手段,對所得結果的判定。而非憑几段史料,輕易地下結論,60年才下結論,是因為學者的嚴謹。民科的觀點之所以不被採納,是因為掌握的第一手資料不足,引用古文獻有斷章取義之嫌,在書上找答案與深入實地考察得到的結論有天壤之別。學術爭論很正常,不同的觀點也正常,求同存異,尊重多數學者的觀點,才能下結論,僅憑少數反對的聲音,得出與多數人相左的結論,也是不科學的,二里頭之所以被認定為夏都,就是大多數專家學者的共同認定結果。
-
4 # 西邊有犬戎
也就只有陝西人在眾多實證面前不相信有夏朝,為什麼他們不相信,因為夏朝作為中國第一個王朝沒有在陝西,所以他們不相信!
回覆列表
夏,作為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王權,估計華人很少有異議!主要爭議是把二里頭遺址定義為“夏都”或者“最早中國”,但現有的關鍵自證證據嚴重缺乏,在爭議聲中地方政府又給二里頭遺址強行戴上“夏都”的頭銜,不見得是明智之舉,因為在中國還沒有那個文化單位的建立會引起如此巨大的爭議。就像“曹操墓”的認定,操之過急,最後的結果是失大於得。2018年,河南二里頭遺址建博物館,上報國家文物局定名為“二里頭夏都博物館”,結果被國家文物局發文建議去除“夏都”二字!可見在國家層面,已經不認定二里頭是所謂的夏都,其次,二里頭發掘已經60年了,如果真有確鑿的證據,那將是多麼驚天的考古大發現,國家層面必將不遺餘力的大力宣傳,可是至今二里頭遺址連世界文化遺產都不是,也沒有申報,可見其證據還是欠缺的!至於“最早的中國”的提法,一會說是何尊提到的成周洛陽,一會又成了二里頭遺址,地方媒體文宣竟然如此信口開河,讓人匪夷所思。歷史是嚴謹的科學,不是用來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