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鮮卑文嗎?
8
回覆列表
  • 1 # 路衛兵

    鮮卑文字迄今沒有考古發現,鮮卑族一度輝煌的幾個分支——包括逐鹿中原的慕容氏、拓跋氏和宇文氏,以及偏霸一方的乞伏氏、禿髮氏和吐谷渾,也都沒有使用鮮卑文字的記載。

    接觸中原文明之前,鮮卑傳遞資訊的方式是“刻木紀契”。木頭上的記號究竟何種模樣而今也不可考,如果一個符號表示一件事,類似現在的交通標識,則不能稱之為文字;如果每個符號都有固定意義,一件事要用多個符號表達,則未嘗不可算做文字雛形。

    接觸中原文明後鮮卑開始用漢字,再造字也就沒必要了——就連時髦的鮮卑語也用漢字書寫,類似音譯的天竺國佛經,北魏的譯令史就是幹這個的。唯一可以附會的,是《魏書》中記載的太武帝拓跋燾於始光二年(425 年)“初造新字千餘”。這1000多個字其實是修正的漢字,因為漢字書寫的多樣和流傳的謬誤導致有些字辨識度低,所以做個統一。修正過程中也不排除看哪個字不順眼而重新敲定一種新寫法的可能,但這也算不得鮮卑字。

  • 2 # 閒看秋風999

    鮮卑族,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他們曾經上海在在今天的蒙古東部、內蒙古和中國東北;歷經了漢朝、南北朝,是中國北方主要的遊牧民族之一。

    鮮卑人最終還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如公元4世紀由拓拔族建立的北魏。鮮卑人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中漢化最徹底的一個民族。

    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仿照南朝形式,在郊祀宗廟禮節方面,也實行了漢化,放棄了拓跋氏原來崇拜的天神,改用漢禮。在官制和律令方面也多仿漢制,進行了改革。

    再改姓,改穿漢服,禁止說鮮卑語。

    “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資治通鑑》卷一四○)

    明帝建武三年,以此為例,改乙氏為叔孫氏,丘穆氏為穆氏,獨孤氏為劉氏,素和氏為和氏。

    鮮卑人有自己的語言嗎?當然有。

    鮮卑語,與契丹語還烏桓魚、鮮卑一脈相承的是東胡語的一個分支,屬阿爾泰語系。與古蒙古語同源,關係密切,某些鮮卑語詞彙與古蒙古語相同或相近。

    有學者認為,他們似乎在語言學上是蒙古人。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是布林加亞突厥人;也有學者認為鮮卑人說的也可能不止一種語言。

    可惜的是,由於鮮卑人放棄了自己的語言文字,徹底漢化,所以現在他們自己的文字記載就難覓蹤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離婚女相親認識32歲離婚男,對我很好只是很少交流,對他沒有太多感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