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為誰辛苦為誰甜甜甜

    你好,孩子到外面不說話,不愛打招呼,首先先別責怪孩子。這是因為孩子自我情緒的萌芽!我們也都曾經是小孩,能夠深深瞭解到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大人失望。將心比心,作為大人,在大庭廣眾下被批評,也覺得不好受,那麼,同樣的痛苦,就不要強加於孩子身上了。

    為什麼孩子不愛說話、打招呼呢?

    怕生,是孩子在自我保護。 其實,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記得,寶寶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 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 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是嬰兒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他們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很多爸媽就要發愁了,不能強迫孩子打招呼,那也不能教孩子做一個沒禮貌的人啊?尤其是馬上就要入園的孩子,正是要結識新朋友的關鍵時候。

    怎麼讓孩子學會主動跟人打招呼,友好有禮貌呢?

    一、為孩子營造和諧有愛的環境 所謂人之初,性本善,要給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比如,早上起床,爸爸媽媽之間互相說早上好,出門上班上學時互道再見。媽媽想讓爸爸幫忙的時候,要說請你幫幫我。完成之後不要忘記說謝謝。睡覺之前互道晚安,一家人出門的時候,遇到街坊鄰居,爸爸媽媽要先跟鄰居問好,然後再引導孩子向鄰居打招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模仿能力和適應能力超強的孩子耳濡目染,慢慢也會變得有禮貌。

    二、不要強迫孩子必須用固有的方式懂禮貌 大人概念裡的見面問好,就是“阿姨,你好”,但是,完全沒必要強迫孩子照葫蘆畫瓢。比如,孩子第一次看到某個人有點緊張,不願意張嘴說你好。但是,孩子願意衝對方點點頭,揮揮手什麼的。 所以,形式不重要,只要孩子理解了,用他喜歡的方式就好。

    三、不要試圖完全改變孩子的個性。 個性有時候是天生的,如果孩子真的因為內向害羞而拒絕打招呼,只要這種性格不影響他與社會正常的交流和溝通,也無大礙。一個害羞的孩子可能在面對陌生人時會顯得有些笨拙。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認為這是個嚴重的問題,而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階段,多一些正向引導與鼓勵,孩子會慢慢主動。

    四、如果孩子不禮貌要及時糾正孩子 不要給孩子貼上了“不懂禮貌”的標籤,教育孩子一定要在私下進行,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會讓別人很傷心,也會讓你失去朋友。切忌不要大聲嚴厲的怒罵孩子,更不要當著一大堆人的面訓斥孩子,讓孩子顏面掃地,自尊盡失。

    五、提前告知孩子,見人要有禮貌 如果你要帶孩子去約見什麼人,可以事先告訴孩子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比如,今天我們要去阿姨家。阿姨家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還有一個小弟弟。你對大家要有禮貌,見到長輩要問好,和小弟弟玩的時候要有愛,不要因為搶玩具打架。這樣孩子到了一個新環境,見到一個陌生的人才不會直接蒙圈。 如果孩子忘記了,那大人和孩子之間不妨約好一些小暗號。比如,如果孩子沒問好,媽媽可以輕輕拍拍孩子的小手來提醒孩子。

    讓孩子變得有禮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爸媽一定要言傳身教,堅定而又耐心哦(´-ω-`)

  • 2 # 二郎神的旺財

    心理學者認為害羞是一種人格特質,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是後天影響所致。遺傳因素起的作用不可忽略,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環境因素也都有一定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內向的孩子大多數都比較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不自信。這就需要家長們反省一下,我們平時對孩子的態度是什麼樣的?有沒有過多的否定及拒絕?有沒有過多的批評、指責、甚至打罵?或者有沒有過度的保護?父母關係如何,是不是經常存在爭執?家庭氛圍是不是緊張?這些對孩子的性格都會產生影響。此外,也有些觀點認為孩子外出活動較少,經常被關在家裡也會使孩子形成內向的性格。

    自寶寶6個月左右認生開始,就出現了害羞,直到兩歲左右都會有害羞表現,這是心理髮展中的正常過程。但是如果過了這個時期還是“畏畏縮縮、瞻前顧後、靦腆害羞”這就需要引起家長注意了。 但是,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注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基礎,語言能力強的孩子會在應對社交過程中游刃有餘,而語言能力差的孩子卻不敢主動開口,他們的退縮或不主動會使同伴認為他們不友善,不易相處,會對社交能力及人際關係產生影響。

    發現優點,多多表揚 經常得到表揚的孩子,他們會為自己驕傲,自信心得到增強;父母要無條件的接受、認同以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出現害羞、退縮等情況時多給予支援,表達出“我很能理解你當時的感受”(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共情)讓他知道不是他一個人這樣。父母的共情會讓孩子心情平靜和放鬆,並能對父母產生依靠和信任,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切記不要對孩子的感受做出評價,也不要威脅“你再怎樣我就怎麼怎麼了”,更不能當眾指責“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還是怎麼怎麼,你看人家誰誰誰!”父母對孩子行為的否定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扼殺孩子的自信心及獨立性。 尋找機會提升表現力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的長處,創造機會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發揮自己強項,樹立自信。從家中做起,在家庭中經常舉辦“講故事”、“唱歌”和“藝術表演”等小活動,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表演結束及時給以獎勵(切記:孩子不願表現時不能逼迫或者威脅)。害羞的孩子看起來不愛表現,實際上是他們緊張/焦慮的情緒令他們停止不前,這時就需要父母適當的予以引導,逐步訓練他們的表現力。

    總之,孩子每種行為的產生都有一定的想法,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活動,進而尋找適合的方法幫助他們健康活潑的成長。

  • 3 # 南寨小劉

    我覺得吧,一方面可能有 性格 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孩子小的時候,你們做父母的忙於工作,缺乏和孩子交流,或者帶孩子外出玩耍的機會.我覺得更多的因素是後者.沒有關係,今後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群體活動就可以了.

  • 4 # 大汐汐啊

    孩子怕生,遇見不熟的人就不敢說話,在家就特別鬧騰,這種孩子有很多,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去玩,也可以參加口才培訓

  • 5 # 明日繁星666

    如果是很嚴重的話個人建議應該帶孩子去看下心理醫生,首先要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客觀分析,沒有詛咒孩子的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啥寶寶總是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