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法去三點貪嗔痴
-
2 # 猛哥厲史
因材施教不是孔子的創意。中國古代男耕女織本身就是因材施教,還沒看過哪個歷史故事中的父母讓男孩學針線,女孩學耕田的。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施教者自己精通所教內容。孔子終其一生,都沒能給自己所宣揚的“仁”“道”等概念下一個科學、完整的定義。說明他連自己所教內容的概念都說不清楚,只能問一答一,甚至答非所問,根本談不上什麼精通。
表現在教學上就是不同學生問同一個問題,他的回答都不同,甚至前後矛盾,但都沒有涉及問題的實質。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論語·顏淵》
合格的老師回答學生的問題,應該先把問題的實質解釋清楚,然後根據學生的特點,告訴學生你應該怎麼做!孔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配當老師。
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民。”又請教如何種蔬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出去了。孔子說:“真是個小人啊!樊遲這個人!居於上位的人愛好禮儀,老百姓就沒有敢不恭敬的;居於上位的人愛好道義,老百姓就沒有敢不服從的;居於上位的人愛好誠信,老百姓就沒有敢不誠實的。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四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負幼子前來歸服,何必要自己來種莊稼呢?”
讓學生看的《詩經》裡提倡勞動光榮,有學生真想學勞動技能了,又不告訴他反對的道理,而是背後大罵學生是小人,應該只學禮義等為官之道。這樣的老師能是好老師嗎?只用禮義等空虛的東西來當為官之道,根本不體察民情,這樣的官能是好官嗎?事實勝於雄辯,孔子一生跑官要官,不但沒能治國平天下,連官也沒當長就倒臺了!況且說好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毀人不倦呢?
因材施教需要學校提供全方位的實踐和場地支援。孔子的家庭辦培訓班教學模式,根本沒有實驗室條件。所以孔子只是口號喊得響,離實踐應用還差得很遠。
孔子辦不成春秋時期的藍翔,只能辦洋野雞黨校!
看看孔老二帶的那些學生吧,72位春秋戰國時期的優秀青年,被孔子教育成了72只毫無建樹的學舌鸚鵡,整天只會搖頭晃腦“子曰詩云”、“之乎者也”。孔子的兒子孔鯉,也被教育成了一條糟蹋糧食默默無聞的紅燒鯉魚。對孔子的評價,說得好聽一點叫誤人子弟,說得難聽一點叫社會蠹蟲。
這些評價可不是我造謠的,請看: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韓非子在《五蠹》中說“儒以文亂法”。
孔丘的行為,只能告訴我們,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好話誰都能說,關鍵看你做不做的到!
-
3 # 王營評教育
《論語》中,孔子曾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是孔子對因材施教教育原則的具體闡述。
孔子粗略地將人劃分為三種類型,即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對於不同型別的人,孔子認為應教授不同的內容:中人以上(包括中人),可以給他們講授一些高深的學問;中人以下,不可以給他們講授高深的學問。透過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到,孔子首先承認人的先天資質是有差別的,並不像現在某些學校所宣傳的那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把責任全部推到教師身上。其次,針對不同型別的學生,孔子主張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從而使不同型別的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這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是孔子首先提出來的,是他對人類教育的一大貢獻。《論語》中,孔子將這一教育原則運用的得心應手、淋漓盡致,他不僅針對不同的教育物件講授不同的內容,有時候即使面對同一個問題,由於教育物件不同,孔子也往往給予完全不同的答案。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第十一)。《論語》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如不同的人問孝、不同的人問政、不同的人問禮等等,孔子都能根據教育物件的不同特點給出不同的答案。可見,因材施教既是一種教育原則,也是一種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這一原則正確處理好了受教育者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更為重要的是,孔子雖然人為地將人劃分為三個型別,但他並沒有岐視、拋棄第三種人的意思,而只是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已。孔子向來主張“有教無類”,他認為即使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只要教育方式適當,也可以取得學業上的成功。在孔子的學生中,即有子貢、冉有、顏回、曾參這樣中等才智以上的聰明人,也有樊遲這樣智力一般的人,孔子都能耐心施教,最終他們都學有所成,為儒家文化的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
孔子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仍是現代教育必須堅守一項基本原則,也是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教育,基本上採用的是小班化、一對一式的私塾教育,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相對較容易一些。19世紀以來,隨著班級授課制的普遍採用,大班額授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常態,面對一個教學班的50多名學生,教師再進行一對一式的因材施教,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許多教師只針對部分中上等學生實施教學,導致學生兩極分化,教學質量整體下降。
在這一背景下,有人提出了分層教學、小組合作教學,這樣做似乎能夠彌補班級授課制帶來的弊端,但是又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比如如何分層?如何分組?如何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等等,這些問題在大班額授課的背景下似乎很難解決,唯一的辦法就是返璞歸真,重新實行小班額、一對一的教學組織形式,只有這樣做,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變成現實。目前,國外許多國家都已經這樣做了,我們國家受教育人口多,空間和辦學條件受限,目前還不能滿足這一要求,期待將來有一天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享受這樣優質的教育。
-
4 # 熊大269039077
孔子之前,平民是得不到學習的機會的,真是孔子首開先河,打破常規,招收平民子弟入學,所以我們後世才尊孔子為教師之先祖。
孔子,學生三千,賢達七十二人,。他是怎樣教學的呢?。
由於學生眾多,他根據學生智力的不同,將學生分為,上智,中智和下智,同樣的問題,他根據智商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回答方式,同樣一件事情,他針對學生智力,特點,興趣喜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老師,聽到了好的事情,馬上就能去做嗎?,。:孔子回答,:不行,父親,兄長在,怎麼能聽到了就去做呢?,一定要回去同父兄商量了才可實行。:然而當冉有問同樣這個問題時,孔子說:行,聽到了就要去做:。另一弟子公西華,於是就問孔子,:老師,同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回答呢?,:孔子說:冉有性格懦弱,我就鼓勵他,讓他有自己的決定,而子路,個格急燥,好勝,我就有意抑制他,讓他緩和一些,三思而後行:。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為什麼幾千年以來,我們為什麼推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了,。
今天,我們的應試教育,一刀切式的教育方法,使許多偏科的特長生被據之於高校,校門之外,使很多的人才埋沒在萌芽之間。因此,現在重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也為我們以後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材施教,實際教學應該提上日程,。願我們的人材不再埋沒,百花齊放早日到來。
-
5 # jake電腦技術分享
大家好,我是一位該領域的愛好者,我喜歡這一領域,也熱愛這一領域,喜歡看一些別人在該整劇時候發生的一些視訊,以及在該領域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必須要喜歡該領域發生的一些新奇的東西,很享受在該領域給我帶來的休閒的時間,我對該領域充滿了熱情,是隻增不減的這種熱情是發自內心的,而且燃燒的無法冷卻的一種對該領域的精神,我選擇該領域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我老去,我就是這個領域的創造者,對對這個領域發生的這個問題,我有以下的分享和見解
愚笨的差別是不可改變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述而》7.3)孔子把介乎“上智"與“下愚”之間的人叫做“中等人”,這種人是可以教育的,“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6.21)這就是說教育學生要根據他們他們的天賦的智力的差別,對中等以下的人,即天資愚笨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影響了家長的判斷。如果像以前家裡孩子很多,家長就會想,每個孩子都有各個方面的出路,心態就會平和很多。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和觀點,希望大家能喜歡,也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樣對這個領域有一種濃厚的熱情,我很高興能提出我的分享來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這一領域,分析這一領域本身就是一種真心愉快的東西,心靈健康的享受,正確的看待這一領域,有益於身心健康
-
6 # 大漢校尉
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孔子的學生中,受業身通的賢者有七十七人;《孔子家語·弟子解》亦記載了孔門七十七位弟子的介紹;唯文翁《孔廟圖》作七十二人。
《論語》與《史記》中皆記載,孔子的教學有四門學科:一是德行科,即哲學與道德品行,優秀的學生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一是言語科,即演講口才及外交辭令,優秀的學生有宰我、子貢;一是政事科,即行政管理,優秀的學生有冉有、季路;一是文學科,即古代文獻方面的學問,優秀的學生有子游、子夏。
孔子早期的學生們,多偏重用世,如子路、仲弓等;後期的學生們,多偏重學問與明道,如子游、子夏等。這與孔子本身的心境也頗有關係。孔子早期汲汲於在實際政務中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處處碰壁之後回到魯國,乃潛心於文獻的整理和教育事業,其教學的重心也隨著心境的轉變而轉移。孔子的教學,並無刻板的模式,而是根據每位學生的才性與特點,因材施教,使各有所成,亦各有所用。
-
7 # 三十三畫1936
因材施教,實行天才教育。目的在於發現“上智”,選拔精英,培養精英。讓那些具有聰明之姿,睿哲之質的精英們統一治理國家,使百姓庶民富福,使國家強大。這一教育原則是孔子發明的,經南
宋朱熹的弘揚,己經成為歷代教育工作的神聖原則。孔子在《論語》中按人的智商高低把人分成上中下三等。天生聰明的叫做“上等人”,天生愚笨的叫做“下等人”。並且以為聰明和與愚笨的差別是不可改變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述而》7.3)孔子把介乎“上智"與“下愚”之間的人叫做“中等人”,這種人是可以教育的,“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6.21)這就是說教育學生要根據他們他們的天賦的智力的差別,對中等以下的人,即天資愚笨的人,不能教給他們高深的大道理。朱熹把孔子的這一條概括為“因材施教”,他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於是“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成了神聖的教育原則,作為培養人才的理論依據。1958年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亍》指出:“施行教育,要把‘全面發展’和‘因材施教’結合起來。”
-
-
8 # 河東來
根據人民的特性來區別進行教育,也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標誌性名片,所以符合這個特點的《封神演義》中的通天教主,《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都是寓意的儒家祖師爺孔子。
通天教主專門教那些畜牲野獸,精靈古怪,而他們的人生軌跡,則是修成正果,得以封神。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孔子就是那個建立學習型政教合一體系國家的神話般的人物。
孔子的“因材施教”圍繞“仁”、“義”、“禮”、“智”四個層次展開。
(高階儒家平民)勞心者治人,(低階儒家平民)勞力者治於人。
過去的“人”,指的是奴隸主貴族“中國人”,就是說儒家平民的文儒代表“儒生”作為“勞心者”是負有管理教育道家貴族“中國人”職責的,而儒家平民的武儒代表的“刺客”及“俠客”,儒家平民的小人之儒及女士婦孺等“勞力者”則接受道家貴族“中國人”的領導。
故此,孔子的首要目標是教育帝王以下的道家貴族“中國人”的任務,而“中國人”最大的缺點是有可能成為“壞人”,“不仁”,孔子的第一目標就是教育出“仁人”,而孟子本身擁有貴族身份,則極力宣傳“仁者無敵”於天下,而且比較特殊的是,普通道家人群是由高階儒家培養的,而高階儒家則是由高階道家培養的。
孔子的第二個教育層級是儒家平民中的精英,他們由於儒教的建立,已經由不具備人格的奴隸性質的“民”變為了自由民性質的“儒”,他們最大的感悟是,道家貴族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可以為之提供供奉,提供賦稅,提供犧牲,這就是“義”的品質,需要進行教育而培養,這種培養出的“義民”民間通俗的說法叫“志士”,而“志士”包括文士儒家“儒生”及武士儒家“刺客”、“俠客”,他們的最高信念是“士為知己者死”。
孔子的第三個教育層級是普通儒家平民,就是“小人之儒”及“女士婦孺”的教育問題,這時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禮民”,就是信守社會起碼的約束規則,“小人之儒”和“女士婦孺”的主要培養方向是“忠”,“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行”。
孔子的最後一個培養方向是“智”,也就是口才出眾的演說家,“智”是一個象形字,就是“口可矢日”的意思,就是形容“口才之好可以達到射下天上的太陽☀️”的程度,這個培養方向,既可以是道家中國人,也可以是儒家黎民,他們只要口才出眾,都可以對外發表演說,宣揚道家政策和儒家理念。
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又在孔子上古儒教、先秦儒家的教育理論上增加了外在口才學與內心政治學結合的“信”的教育內容,就是口才仍然好,但也不能信口開河,要講究公信力,取信於人民,這使儒家又多了一個培訓方向就是理論家方向。
這樣,中古儒教的“仁義禮智信”目標體系及培養體系就得以形成,並流傳至今。
-
9 # 葉飄刀
揚長避短
所謂因材施教,也就是要發揚每個人的才幹,也就是要揚長避短,而現在的教育很多強調不要偏科,也就是所謂的取長補短,也就是變得長不長短不短的。
這就好比,一個有長跑天賦的,你揚長避短,苦練長跑,也許會成為一個運動健將。
但你非要取長補短,讓有長跑天賦的,去苦練撐杆跳高,結果可能兩方面都無成。
所以因材施教,關鍵是分辨這個才,然後根據這個進行教育,也就是揚長,而非現在大多數人所謂的取長補短。
-
10 # 知識力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有教無類,
沒有有教無類為前提的因材施教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樣,
有教無類是站在本質層面來看教育,
言傳身教是站在表象層面來看教育,
有教無類是站在人性的共性層面來看教育,
言傳身教是站在人性的個性層面來看教育,
人與人之間相同的特性極大於不同的特性,
因此教育的研究應該聚焦於有教無類的基礎層,
也同時不放棄開發因材施教的現象層,
研究開發是不一樣的,
就像戰略戰術的不同一樣,
但是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目的是高度一致的,
中心思想是培育精英人才。
回覆列表
在《論語》先進篇第十一
原文: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子路問:“什麼事聽到就做嗎?”孔子說:“有父親和哥哥在,怎麼能聽到就幹呢?”冉有問:“聽到就做嗎?”孔子說:“聽到了就做。”公西華說:“冉有問您聽到做嗎?您說:‘有父親哥哥活著,不能這樣做;冉求也問您聽到就做嗎,您說‘聽到就做’。我糊塗了,我大膽問問為什麼?”孔子說:“冉求做事總是退縮不前,所以我鼓勵他大膽做;仲由膽大好勝,所以我要讓他退一退。”
顏淵篇第十二原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告訴他:"嚴格要求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復禮,天下就回到仁上了。修養仁德靠自己,難道還能依靠別人嗎?"顏淵接著問:"請問實踐仁德的具體途徑?"孔子告訴他說:"不符合禮制的東西不看,不符合禮制的資訊不聽,不符合禮制的話不說,不符合禮制的事情不做。"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明,但我一定照著您的話去做。
原文: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告訴他:"出門在外要像接見貴賓那樣敬慎,治理百姓要像承擔重大祭祀那樣嚴肅謹慎。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在朝廷和家族中都不會招致怨恨。"仲弓說:"我雖然不聰明,但我一定照著您的話做。"
原文: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譯文: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仁厚的人,說話的時候語氣平和。"司馬牛又問:"說話的時候語氣平和,這就是仁厚嗎?"孔子說:"做到這一點很難,說話得當不就是語氣平和嗎?"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可謂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對於學生的性格不同在處理事情上就要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每一個人學識追求不同給出“仁”的不同的解釋。
對於進人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師者所以出道授業解惑我自己也是老師我對自己的要求如下,不知是否踐行了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
1.博覽群書
除了每日工作,閒暇之餘會讀書,教育家的著作,各種史書和各種大家的讀書評論,以及網路上各方的觀點,我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從當上老師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總怕自己一個出格的眼神一個不恰當的言語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傷害,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真的太不容易了,希望自己在這個行業能“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2.多和家長溝通
我自己盡我所能和家長溝通從孩子的家庭狀況,父母的個性,來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雖然做的不夠好但是一直努力去做,教書育人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這種辛酸只有當過老師的人能夠體會
3對待學生
我盡我所能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每天都在思索是不是太嚴厲了有時候是不是太仁慈了,家長把孩子放到我的手中的那份信任我是否辜負了,有一次看到一個老師因為教訓學生,家長不依不饒學校讓當事雙方自己處理,這位老師竟然跳河自殺了心裡五味雜陳,好幾天都夜不能寐,真真就是每天都靜坐思幾過,現在雖然不在一線了那種煎熬只有你真正當老師才能體會...
4未來選擇
以後還是去站在三尺講臺,以前還懵懂現在感覺已經成為自己的追求,就如張雪峰老師說的,我有機會進入娛樂圈,但我不去這就是當老師的榮譽感自豪感,我會為每一個孩子取得的進步而由衷的歡喜,也為我不能更好的引導他們而由衷的自責!不管是體制內體制外在任何崗位上的老師,我們都肩負著一張張天真懵懂追求渴望知識的臉只要在這個崗位上被人稱為老師就讓我們共勉吧!